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誰告訴你,只要潑濕猴子牠就不敢吃香蕉?

很多人都聽過五隻猴子跟香蕉的實驗。這個故事常被用來啟示世人不要輕信別人的勸告,要記得先思考。但事實是:這個實驗根本沒有被做過!

「研究室的籠子裡有一支梯子與五隻猴子,梯子的上方掛著香蕉。每當猴子想要上去取香蕉時,就會有大量的水柱沖濕猴子,久而久之猴子就知道去拿香蕉會被水沖得不舒服。之後開始把一隻隻舊猴子換成新猴子,最後整籠新猴子即使沒被水噴過,卻不再去試著拿香蕉……」

因為這個故事太傳奇,卻鮮少有人說明資料來源。身為心理宅的小編我決定來去找原始文獻拜讀。找著找著發現一個更大的八卦:這則猴子實驗,壓根就是假的編出來的。

開始去查之後,發現國外也有許多網友問過類似問題。目前一致認為這則「寓言故事」出自於一本1996年出版的管理學自助書籍《Competing for the future》,這則故事被兩位作者用來告誡讀者不要輕信傳統,要記得思考創新。但在書中,作者完全沒有提到資料來源,然後這則故事就開始流傳各大相關自助書籍中……

有位熱心的網友Tom Wijsman,就特地多次寫信給該書其中一位還活著的作者,詢問這則實驗的原始來源。這位作者總是閃爍其詞,回覆目前手頭上並沒有研究來源。網友們對此共同的小結論就是:這個猴子實驗基本上是編撰自那本書的兩位作者。

但是,故事到這裡還沒結束呢!另外有網友就反駁說好吧~猴子實驗可能並沒有「真的」被做出來,但它或許是發想自另一則真實的實驗;這應該是則改編自真猴真事的故事。確實在眾多實驗中,大家找到了一篇有著類似概念的研究。這是篇來自於1967年Stephenson博士的研究:

簡單來說,Stephenson的研究主要是想觀察猴子群體間的行為學習。透過恐懼制約來操弄,將兩隻同性別的猴子為一組放在同個籠子中觀察。他們先讓A猴子進行恐懼制約,如果去碰某物品就會被空氣柱懲罰,久而久之A猴就習得碰了物品就會有不舒服的感覺,進而減少去觸碰。接著將受制約A猴與未制約B猴放在一起,並在籠子中置入剛剛的制約物品;最後去觀察猴子們與物品的互動會如何變化。

結果觀察在公猴間,受到制約的A猴如果看到傻傻B猴要去碰物品時,會作出威脅的姿態甚至是將它拉離物品以示警告。一兩次後,那隻傻傻B猴雖然沒有真的被空氣柱懲罰過,卻也不再去試著觸碰物品了。對比兩則猴子故事來看故事結尾很雷同,若要說是改編確實有點牽強。在Stepenson的實驗中,只有倆倆同性別為一組的猴子;沒有香蕉與水柱衝擊,更沒有一隻隻替換新猴子進入實驗房間。

近一步去分析「五猴實驗」能如病毒般散播流傳將近二十年之久,裡面確實擁有可信且符合邏輯的元素,比如恐懼制約的描述,以及受制約後的習得無助行為與從眾現象等等。雖然廣為流傳的五猴實驗沒有被做過,其中所論述的制約行為與從眾現象,在概念上都是正確可行,也算是錯誤故事中的一點小小正確。例如各位可以看看這個從眾行為的影片 https://goo.gl/hyH5Le,看到最後就發現這些人類,根本就是故事中的猴子啊~

看到這裡,要編出能流傳許久的一則好故事,是需要一些真實又合邏輯的元素存在。但如果你是要寫一篇「實驗」的故事,不論素材概念看起來有多真實,若沒有明確的來源註明可是會被挑戰的啊!

資料參考:

  1. <“湿猴理论”:被科学的寓言>
  2. Was the experiment with five monkeys, a ladder, a banana and a water spray conducted? 
  3. What Monkeys Can Teach Us About Human Behavior: From Facts to Fiction 

  4. Stephenson, G. R. (1967). Cultural acquisition of a specific learned response among rhesus monkeys. In: Starek, D., Schneider, R., and Kuhn, H. J. (eds.), Progress in Primatology, Stuttgart: Fischer, pp. 279-288.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