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揮之不散的情緒,會如何影響記憶

情緒會影響我們的記憶。那些帶有情緒成份的事件,不論正面或負面,似乎都經常在我們的回憶裡留有比較深刻的痕跡。但在很多時候,引起情緒反應的事件本身已經結束了,但我們的情緒仍未回復平靜。如果這時發生了一件不會激起情緒反應的事件,那我們對於這個事件的記憶,會受到殘存情緒的影響嗎?

舉個例子吧,假設你今天在路上目睹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車禍,然後驚魂未定的你接著到早餐店去買早餐。日後,「目睹車禍」的記憶可能會很清晰,但接在車禍後面的「買早餐」的記憶呢?買早餐這件事本身不帶特別的情緒成份,所以這天的買早餐記憶是不是會像其他無數個買早餐記憶一樣變得模模糊糊,甚至煙消雲散呢?或是說因為你這天買早餐前被車禍現場給激起了強烈的情緒反應,所以這個平凡無奇的買早餐記憶也變得清晰無比?

去年(2016)十二月份的〈Nature Neuroscience〉刊載的一篇研究的研究結果指出,情緒被激起之後,不單是引發情緒反應的事件能讓人記得比較清楚,在那之後發生的事件,雖然沒有激起情緒反應,但也能讓人印象深刻。而且,即使兩件事發生的時間間隔長達9-33分鐘,情緒的影響也仍然存在。

在這個實驗中,參與者一開始並不知道這是一個與記憶有關的實驗。他們的工作就是觀看將近兩百張圖片,並且根據每張圖片畫面複雜的程度給予評分。有一半的圖片是會引發情緒反應的,以下稱之為〔情緒圖片〕;另一半的圖片則不會,以下稱為〔中性圖片〕。有一組參與者先為〔情緒圖片〕評分,休息九分鐘之後再為〔中性圖片〕評分。另一組參與者的評分順序則是相反:〔中性圖片〕→〔情緒圖片〕。評分結束後六小時,參與者再度被請回實驗室進行記憶測驗,測驗他們是否還記得這些圖片。

先看〔中性圖片〕再看〔情緒圖片〕的參與者,他們的〔情緒圖片〕的記憶遠比〔中性圖片〕的記憶好。但先看〔情緒圖片〕再看〔中性圖片〕的參與者,他們這兩類圖片的記憶卻一樣好。另一方面,情緒反應同時會使皮膚的電阻有所變化,也就是膚電反應(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的變化。根據膚電反應結果顯示,先看〔情緒圖片〕再看〔中性圖片〕的參與者,在觀看〔中性圖片〕時,他們的膚電反應延續觀看〔情緒圖片〕時的狀態,表示他們很有可能仍然處於高昂的情緒狀態。不僅如此,杏仁核與大腦其他區域之間的連結狀態,也延續到觀看〔中性圖片〕時。

總而言之,這個研究告訴我們,情緒不僅能影響情緒事件本身的記憶,其影響甚至能延續到半個小時後的無情緒事件。不知道各位覺得是不是可以好好利用這個特性來幫助學習呢?

參考文獻:

  1. Tambini, A., Rimmele, U., Phelps, E. A., & Davachi, L. (2016). Emotional brain states carry over and enhance future memory formation. Nature Neuroscience,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038/nn.4468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