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社會不公,會加深宗教信仰

心理會扭曲不公,腦補到符合公理

衛特森與葛林斯基,利用研究權力和空想性錯視的方法,調查權力和陰謀論之間的關係。他們做了一項實驗,使其中一組受試者感到無力,另一組感到很有力量,然後拿日常生活事件中,好幾項帶有偏執的、陰謀的解釋給他們看,詢問這些說法有多可信。相較於覺得自己有力量的那一組,被設定感到無力的另一組,更相信陰謀論的解釋。

這個實驗建立第一手因果關係證據,說明為何人們相信陰謀。覺得無力感的人更容易相信這類理論,不光是出於某些人格特質,例如智商、教育程度或個人品味等,當人們發現身處特定情況時,也可能促使他們相信這些事。

心理學家麥克.伍德(Michael Wood)與同事檢視兩項陰謀論,都是關於歐巴馬政府狙殺奧薩瑪.賓拉登(Osama bin Laden)一事。其中一項主張,美國海豹特種部隊(SEAL)第六小隊沒有殺死賓拉登,因為早在美軍突襲他位在巴基斯坦艾伯塔巴德(Abbottabad)的大本營之前,賓拉登就已經死了;突擊只是一個幌子,目的是讓歐巴馬總統能明正言順,拿下狙殺恐怖組織首領的功勞。

第二項陰謀理論主張,賓拉登根本沒被殺死,直到今天還活得好好的,而且祕密主持蓋達組織(Al-Qaeda)策畫新的攻擊行動。令人好奇的是,伍德發現越相信第一種理論的人,也更容易相信第二種理論,哪怕就邏輯上來說,賓拉登不可能早在狙殺活動之前死亡,又能存活至今。

研究人員發現,這兩個理論的共通要素是不信任政府當局:相信當權者可能造假、欺瞞大眾的人,比較容易同時接受這兩個理論。

猜疑(而非事實或邏輯)造成人們不相信官方說法,竟然覺得互相矛盾的陰謀論更為可信。若要相信陰謀論,你必須犧牲一部分世界是美好而公平的信念,轉而堅信至少有人(任何人)有掌握一切的念頭。然而,在公平正義的世界裡,不需要放棄個人的信仰,就能保住世界是井然有序的感受,最簡單的辦法之一就是堅持上述想法,然後找些自認合理的說詞來填補缺漏。

許多年前,心理學家梅爾.勒納(Mel Lerner)精心設計一項實驗,證明了這個論點。一個女郎坐在實驗室的書桌前,身上聯接電線和電極,她正在做學習與記憶的測驗,聽取研究人員的問題並作答。每次答錯(錯的還不少)時,研究人員就對她施以電擊。現場情況很戲劇化,女郎尖叫、哭泣,而實驗卻毫不留情的繼續下去,一次接著一次。

事實上,那個女郎只是在演戲、假裝被電擊。這項實驗的真正受試者、在監視鏡的另一邊,他們透過這面鏡子,觀看假借科學之名的凌虐,正一步步展開。研究人員要他們觀察那名「學習者」,然後一次又一次請他們評估女郎感受的情緒。

電擊十分鐘之後,研究人員告訴第一組受試者,可以休息一下再繼續「學習」。第二組受試者則是被告知電擊結束了,休息過後女郎會獲得一筆錢,以賠償所遭受的痛苦。接著研究人員好像突然想起來似的,要求受試者依據他們對女郎的印象打分數。其實研究人員大費周章的設計實驗,真正感興趣的就是這些印象。

相信女郎將獲得金錢補償的小組,依然認為世界是公平正義的。沒錯,她確實嘗到苦頭,但總算得到補償。然而以為這場沒有意義的虐待,將繼續下去的受試者,則認為此情境荒誕不公,可憐的女郎為了愚蠢的研究苦不堪言,觀察者怎麼同情都不為過。

不過,同時以為女郎將繼續吃苦頭的人,則批評她不討人喜歡、不成熟,還說很難仰慕或尊敬這種人,自己壓根不想認識她。

這個結果和勒納的預測一模一樣。為了維持世界是公正的確切感,受試者捏造女郎性格的瑕疵。正如視覺系統會根據假設自動填補空缺,讓世界保持合理,人們的道德論證亦復如此。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既然這個女郎身上發生那麼可怕的事,那她一定是壞人。這下子就天下太平了。

當人們企圖解釋為何某些人賺很多錢、另一些人卻賺得很少時,也會出現相同的心理狀態。勒納的另一個實驗找來兩個人一同解謎題,受試者一樣透過監視鏡觀察這個過程。研究人員對受試者解釋,他的錢只夠支付一位解謎者,接著從一頂帽子裡抽出其中一位的名字,把錢給了這位幸運者,至於沒被抽中的那位只好空手回家。

雖然受試者親眼看見研究人員隨機抽出幸運者,但他們卻相信兩位解謎者當中,幸運者比較努力、貢獻比較大、解謎時比較有創意。這種強調因果的感受十分頑強,哪怕研究人員不斷重申抽獎結果是完全隨機的,他們也不相信。

無力感與不安全感,加深宗教信仰

我們在心理上扭曲事實以求符合公理的傾向,也能在自己身上看出來。經濟學家傑佛瑞.巴特勒(Jeffery Butler)從勒納的實驗中得到靈感,最近開始追究拿高薪的人,會不會因此自視甚高。為了驗證這個想法,他找來好幾組受試者,請他們完成一項邏輯推理測驗,然後告訴每組一半的受試者,答對一個問題就能得到四美元,又對另一半受試者說,每答對一題可以得到兩美元。

就像勒納的實驗一樣,研究人員也公開告知受試者,他們完全隨機挑選哪些人得兩元、哪些人得四元。等到回答十個問題之後,研究人員請受試者給自己的推理能力打分數。儘管報酬較高的受試者,在推理測驗中的表現,並不比報酬較低的組員優秀,卻依然認為自己更擅長推理、更加努力。更令人吃驚的結果是,連低報酬組員也認同這項看法,給自己較差的評分。

在真實世界中,成功與失敗是才華、努力和機會混合產生的結果,但一般人更相信因果。對於輸家來說,這樣的假設違反他們自身的利益,但仍能讓當事人安心,畢竟這個世界不是完全混亂失序的。這套系統或許不挺他們,可是再怎麼差,也是系統。

大多數人的假設不僅止於世界自有公理正義,他們還假設世界之所以公道,是因為正義之士掌握了這個世界。一神教對信徒保證,宇宙由善良、全知全能者所控制;相較於陰謀論為了掌權而犧牲良善,宗教信仰最終鼓吹的是雙贏局面。

有關宗教信仰的心理起源與後果的科學,同時適用於信教與不信教兩派,也同等適用於基督教徒、伊斯蘭教徒、猶太教徒、印度教徒,雖然他們信仰的神明相互排斥。解釋信教和不信教的心理因素,並不見得暗示神明不存在,正如解釋教徒因信教得到若干情緒好處,而不信教者沒有這樣的益處,並不代表神明真的存在。哲學家伏爾泰(Voltaire)曾說過:「如果上帝不存在,那就有發明祂的必要。」

假如無力感與不安全感,使人更容易看見模式、相信陰謀論,那麼也會加深宗教信仰──這應該是合情合理的說法。亞隆.凱依(Aaron Kay)的研究證實,當個體感到無助或世界混亂不堪、無法預料時,會更加堅信有個全能的神明主宰全宇宙。信徒往往用一些口號安慰自己,例如「放手交給主」和「事出必有因」,無力感會加強這些句子的吸引力。

 

 

以上內容摘錄自《破梯效應》(大是文化)

作者奇斯.裴恩(Keith Payne)是北卡羅來納大學知名心理學教授,他發現,人的內心(其實猴子也一樣)很在乎公不公平,甚至愛斤斤「比較」,該如何打破這日益不公的地位階梯?要跟誰比,才是激勵而非打擊?心理學家幫你找出了答案:就從了解你內心的「破梯效應」開始。

進一步暸解本書內容:https://goo.gl/Akk3DG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