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刻意練習》-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學習法

作者: 翰林書僮  (軟體工程師)

刻意練習》這本書是有關學習理論的經典之作,由這些研究衍生出的概念像是「一萬小時法則」、「離開舒適圈」,由於《異數》等暢銷書的大力宣傳,一般人更是耳熟能詳,搞得現在大家在工作或是學習時,都不好意思跟別人說自己做的「很開心、很舒服」,深怕別人說你其實沒在進步。但任何一個概念只要普及,通常就產生大量的誤解,使得許多人對「刻意練習」、「離開舒適圈」的理解都不完全正確。這裡我打算用問答的方式,來說明這本書的幾個重要概念,順便釐清一些大家可能誤解的地方。


Q: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要練習,也練習過不少技能,那為啥還要所謂的「刻意練習」呢?

一般人最熟悉的是所謂的「天真練習法」:先設定一個大概的目標,接著從老師、教練、書籍或是網站那裡學習一些操作的方法,練習到可以接受的程度,然後讓這項技能慢慢內化成自然。

舉網球為例,你可能對網球一無所知,但是看電視轉播被費德勒的精神所感動,決定跟朋友一起打球。買了幾套球衣跟球鞋,花錢請教練上了幾堂課,或是請朋友帶你入門。之後自行練習了一段時間之後,熟悉大部分球的應對方法,便可以開心的與朋友對打了。

也許你用這樣的方式打了幾年,認為自己練習了幾年網球,應該程度不算特別好,也差不到哪去。但是,在這個階段,就算你對自己的球技不甚滿意,但也很難再進步,因為簡單的部分都熟練了。但不管做什麼,一但技能達到這種滿意的程度,動作也成自然,就等於不再精進了。

Q:那有比天真練習法更好的方法嗎?

有的。所謂的「目標練習法」:

  1. 定義明確而具體的目標:譬如在網球中,反拍就是容易漏接,這時的目標就是「增加反拍擊回球的次數」。目標ㄧ定要具體而明確,有具體方法改善的。像是「網球打得更好」這類的目標就過於空泛,不具有操作性。
  2. 專注於目標:因為是針對不足之處練習,不比平常更專注通常都會難有進展。像是練習自己不熟悉的「反拍」,就一定比平常需要更多心力。
  3. 能夠得到簡單的意見回饋:對或錯,成功或失敗,都能得到簡單的回應。這讓我們知道必須加強的項目,以及距離目標還有多遠。如果練習網球的反拍,回擊出去的球就是最好的回饋 — 是否能夠成功回擊,甚至回擊的球能夠隨心所欲地控制方向與距離,都是重要的回饋。
  4. 跨出舒適圈:從以上三點,可以明顯看出目標練習法就是去做以前做不到或是做不好的事情,而這樣的過程必定不會是舒服的。

能夠做到目標練習法的以上四點,就幾乎能夠比大部分的人表現得更傑出,並持續的精進技能。

Q: 如果目標練習法已經夠好,那「刻意練習」更好之處在哪?

要討論刻意練習的優越之處,就需要先討論所謂的「心智表徵」。

心智表徵是一種心智結構,對應著某種物品、某個概念、一系列的資訊,或是任何出現於腦中的具體或抽象事物。例如一提到 <蒙娜麗莎的微笑>,許多人立刻在心中「看見」那幅畫的影像,這便是他們對 <蒙娜麗莎的微笑> 的心智表徵。

所有的研究都指出,人類的短期記憶有很大的限制(例如大部分的人都只能短時間記得 8-9 位數字,再多就沒辦法了)。儘管這樣的限制,人卻能夠運用心智表徵來快速處理大量資訊,而在某個領域的心智表徵的好壞 — 吸收與處理大量資訊的速度與效率,正是這個領域頂尖專家與一般人的分別

例如許多的西洋棋大師,正是因為他們能夠發展出高效率的心智表徵:如果把一個下到一半的棋盤給大師一看,只要幾秒鐘他們便能記住每個棋子的位置,還原整個棋局,但是如果是把棋子隨意擺放,這些大師對於棋盤的記憶程度馬上變成跟一般人一樣差。這是因為西洋棋大師的心中有許多可能的棋局模式,使得他們能夠用極為抽象而結構化的方式來「看」整盤棋,進而快速的記憶當時每個棋子的大概位置,以至於能夠判斷大局走向,可能的發展,以及如何才能獲勝,即便這些大師記憶力並不比一般人高出多少。

而刻意練習,指的正是「監控並評估自身表現,必要時調整心智表徵以提升效能」的練習法

Q: 說這麼多,所以「刻意練習」到底是什麼?又有什麼限制之處呢?

我們先說限制之處,這樣會比較清楚。刻意練習必須是:

  1. 該領域必須發展得相當成熟,傑出者的表現與新手是天壤之別。例如音樂演奏、芭蕾和其他舞蹈、西洋棋等等。
  2. 需要有個老師提供可以幫助學生改善表現的練習活動。

思考一下這樣的限制,其實刻意練習的關鍵就很清楚了:刻意練習除了有明確的目標,還「掌握了資訊」– 那些已經成為頂尖專家的前人所已經發展出來的高效「心智表徵」。所以刻意練習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先努力培養並運用頂尖專家已經發展出來的心智表徵,並在這樣的基礎之上精益求精。

Q: 離開舒適圈就是在刻意練習嗎?

這應該是所有的誤解中的 No.1,很多人以為離開了舒適圈,感受到辛苦跟壓力,就是在所謂的 「刻意練習」的道路上。這個觀念錯得離譜,作者艾瑞克森的意思是,任何有目標的練習都不是舒適的,都需要集中注意力,全心全意的專注於不足之處,所以一定不會感到所謂的「舒適」。但是反過來卻很可能不正確 – 有許多的努力與辛苦,很可能都是無用的,他們唯一的作用就是感動你自己而已。例如台灣竹科工程師的超長工時,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而且過程絕對不舒適,難道你會認為他們因此在工作上不斷地精進嗎?沒有具體目標與回饋的忙碌,就只是忙碌而已。

我認為這裡評判的標準有二點:

  1. 努力是否與你的終極目標息息相關,並具體的完成短期目標,聚沙成塔。
  2. 努力是否是針對自身技能中的不足之處,加強那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Q: 傑出的成就是不是跟「天賦」完全沒有關係?

作者舉了許許多多的案例,包含成年人經過一段的訓練,而培養出絕對音感 (傳統上一開始認為絕對音感是天賦,後來許多的研究證實在年幼的時候如果刻意練習,是可以培養出來) ,來證明人類的大腦其實跟肌肉一樣,有極高的可塑性與適應力。許許多多傑出的表現,與其說跟天賦有關,大量的證據都指向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大量時間而高效的練習。所以如果「天賦」或是「基因」真的有作用,應該也是因為能夠幫助人對高效率練習的投入程度,或是更為專注於練習的成效高低,這絕對與我們一般人所謂「天賦」的意義完全不同。

Q: 那刻意練習對一般人有什麼用處?畢竟,大部分的人這一輩子都不太可能在哪個領域成為頂尖,超越大部分的人。

我認為比起刻意練習,一般人在大部分的領域,連「有目標的練習」都做不太到。如果你想要在工作或是學習技能方面,追求更好的表現,挑戰自身的極限,有目標的練習跟刻意練習的原理,都能夠給我們許多啟發:

  1. 將長遠目標分成許多明確而具體的短期目標,藉由適時的回饋來衡量自身的表現,並改善或是精進。
  2. 全心全意的專注在這些短期目標上。我認為不用刻意追求「離開舒適圈」,因為全心全意的專注本身就不輕鬆了,而且單純的為了吃苦而吃苦一點意義都沒有。
  3.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儘量尋求該領域相關經驗的「專家」或是「前輩」的幫助。這邊重點是讓他們對於自身表現的適時回饋:只有知道不足之處,才有可能更進一步。
  4. 如果真的找不到老師,也應該設計一套練習計畫:想辦法專注投入,將技能分拆成幾個部分,確定弱點何在,並找出解決辦法。

記住:在練習的過程中,一但分心或開始覺得輕鬆好玩,大概就表示沒有進步。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