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心理學書籍讀越多越覺得自己怪?

文/余勝皓 臨床心理師 /夏凱納生活診所  

一直以來都有不少喜歡閱讀的朋友,會跟我討論一些心理學的知識跟論點,而其中有一個很常被提出來的困擾是:「從這個定義來看,我是不是得了XX症/我是不是有OOOO症候群」。在網路上我不時也會收到一些類似的詢問訊息,甚至有人是困擾了好一陣子,最後才鼓起勇氣來發問的。這一點必須好好跟大家來談談。

先從另一件事情開始講起。我在讀研究所的時候有到大學部當助理,我發現心理系的學生都很容易越讀越擔心自己是不是其實有什麼心理疾病,因為好像在每種診斷上自己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類似之處。老實說,我自己也曾經有這樣的擔心。
不過心理疾病是這樣,它是把人類的行為或情緒困擾做歸納,並且把雷同的現象集合起來形成一個病名,然後有類似狀況、被歸到這個病名上的人,或許就能夠適用針對這個病名研究出來的治療法。但這些困擾有很多其實都是所有人類共有的,差異在於這個困擾對個人的影響程度,比如可以從出現的頻率、強度、持續時間來評估。

換句話說,在心理疾病症狀的評估上,它像是一把有許多刻度的尺,而我們每個人都站在這把尺的其中一點上,然而只有在超過某一個刻度以上,我們才會認為這個狀況夠嚴重到成為了「症狀」。正是因為如此,心理系的學生,或是一般自行閱讀心理相關資料的讀者才會很容易認為,彷彿在這些疾病的形容上都看到了一點自己的影子。
舉例來說,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低落憂鬱的「情緒」,但只有當這個情緒明顯影響了一個人的生活作息、學業/工作表現等功能,才有可能成為一個「症狀」或被診斷為「憂鬱症」。而每個人都有難專心/白目的時候,但只有在某種情況下才會符合過動/亞斯柏格症的診斷。

再者,也有很多讀者根本就錯誤解讀了作者描述這些心理學現象的意思,這個狀況也並非少見。這很有趣,似乎心理學的書籍比其他類型的書更容易或更快被誤解,可能是因為心理學就是從觀察普羅大眾歸納而來,所以就很容易被連結到讀者自身的生活經驗或認知。像是有一個有趣的「巴納姆效應」,指的是人們會對於他們認為是為自己量身訂做的一些人格描述給予高度準確的評價,而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以致能夠放諸四海皆準適用於很多人身上。心理學家佛瑞(Bertram Forer)於1948年對學生進行一項人格測驗,最後發給每個人一段分析後的解釋,並請學生們為這個解釋的符合程度做評分。事實上,佛瑞給每個人都是一模一樣的結論,但卻得到學生們相當的好評(滿分5分,學生平均評分為4.26分)。

大眾心理學的書籍好處是可以喚起大家對心理學的重視與認識,但過度解讀的話也可能造成某部份人的困擾。

總而言之,想給大家的建議是,你可能會在讀一本心理學的書籍時,或在網路上查心理疾病的診斷時越讀越有共鳴,但,「請不要輕易診斷自己,或診斷別人」,因為這很容易貼上標籤、簡化了問題,或是錯過了事情的真相,如果真的很擔心,可以到精神科/身心科的醫院或診所掛號釐清,還是把專業留給專業吧!

Forer, B.R. The fallacy of personal validation: A classroom demonstration of gullibility.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49, 44 (1): 118–123.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