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心理人看電影系列從《不存在的房間》談母職

警告: 小心劇透 !

很「心理」的電影

這部電影從真人真事取材,描述一對被變態囚禁多年母子的故事。女主角Joy在18歲時被老尼克拐騙,囚禁在一個只看得見天窗的小房間,從此成為禁臠,也因此生下了兒子傑克。片子的前半段讓我們看到被囚禁的生活,以及女主角如何冒險讓傑克裝死,好讓老尼克將他運送出去,得到向外界求援的機會,後來有驚無險地警察也找到了Joy,如果是老掉牙的好萊塢套路,電影在母子相擁時大概就結束了,然而這部片用更多的篇幅來刻畫兩人逃生後的母子關係,這也是這部片之所以很「心理」之處。

出乎意料的,Joy在逃離房間之後並不快樂,和社會與家庭斷了聯繫多年,她對一切感到生疏,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在此時她才真正意識到自己失去了什麼,憤怒、悲傷、挫折各種複雜的情緒湧出,她把氣出在母親身上,責怪是媽媽要她當一個樂於助人的好人,才讓自己被拐騙;她也對傑克發脾氣,要他快點與這個世界有多一點的「連結」,她所投射的是自己的著急,少了與世界的聯繫,她的心仍囚禁在房間裡。

壓垮Joy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在接受訪問時記者問她,是否想過在剛生下孩子時就讓老尼克把孩子送出去,如此傑克就可以有一個正常的童年,把傑克留在自己身邊真的好嗎? Joy被這個問題打倒了,多年以來母親是她唯一的角色,難道自己是一個自私的媽媽? 的確,自己不正是讓傑克冒著生命危險(天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向外求援嗎? 動機中難道沒有自私的成分在? 她無法說服自己是個無私的母親,崩潰企圖輕生。

 

夠好的母親

本片另一個亮點是傑克的旁白,讓我們可以從五歲小孩的視野看這件事。對於小朋友來說,或許是從來不知道世界之大,即便是小房間也充滿探索的樂趣,被關在房間一點也不痛苦,除了能自得其樂之外,更重要的,媽媽總永遠在自己身邊。

剛獲救時對傑克而言反倒是壓力,世界不再只有自己跟媽媽,總是怯生生地透過媽媽才敢跟外界說話。他很快地適應新生活,我很喜歡他從一個新鮮的眼光看世界,像是「時間總是一片一片地不夠用,像奶油一樣塗在各處」,既哲學又富有詩意。

Joy對傑克訴說自己的內疚:「我不是個夠好(good enough)的母親」,很有趣地,good enough mother剛好是客體關係理論的重點。從很多地方看來Joy絕對是一個夠好的媽媽,像是當傑克使壞發脾氣時她總是能涵容他的情緒,並把傑克抱過來安慰、即便被關在小房間裡,Joy仍幫助傑克來理解與接受世界,並保護他不被醜陋所玷汙、後來傑克能很快與奶奶以及其他人產生情感連結,也證明了他是一個「安全依附」型態的孩子;有母親這個安全堡壘,他才能勇敢踏出,探索世界,傑克的適應力恰好反映了媽媽的稱職。

孩子認母親是無條件的。傑克不懂Joy的自責,因為媽媽只有一個,沒有什麼更好的媽媽這種東西。傑克對於過去的日子充滿懷念,在電影結尾兩人一同回到過去房間,傑克深情款款地向房內的物品一一告別。即便是在極端困難的處境下,Joy正如其名,給了傑克一個快樂的童年。因此記者的問題是荒謬的,對於孩子來說,母親的愛就是全世界、母親就是joy(快樂)。

 

「完美無私」對母親的壓迫

Joy的愛也讓傑克成長,能反過來照顧脆弱的媽媽。傑克剪下帶給他勇氣一頭長髮,希望將勇氣送給媽媽。一瞬間,傑克的外貌從小女生變回了小男生,這似乎象徵了兩人在心理層面的獨立—傑克不再只是Joy的延伸(片中也帶到,在此時Joy決定讓傑克斷奶了)。Joy這才看到了傑克的天真,以及對母愛的殷殷期盼,她終於明白「自私的母親」是自己給自己的審判,與傑克無關。當孩子不是自我價值的證明後,傑克又成為獨立的個體,Joy也得到了能共同探索新世界的伴。

這讓我想到在實務工作中,有些父母親對於執著於美好家庭的形象,將其與自我價值感畫上等號,甚至不允許家庭間有不同意見或者爭吵,久而久之孩子學會了陽奉陰違,把自己偽裝起來,父母因此無法看到孩子真實的模樣、聽到真實的聲音,表面上從不爭吵的家庭實際上是疏離的。

或許這也與社會對於母親角色的高標準有關。不只一次,我聽到初為人母者的告白,她們訴說著自己不僅無法全心愛著孩子,反而時常想到孩子所帶來的不自由,並對此相當自責。母親如此難為,似乎當了媽媽就得犧牲奉獻,永遠把孩子放在第一位,這樣的要求壓迫著人母,但實際上又有幾人能做到? 畢竟在母親角色下,住的是一個同樣有著自己夢想的年輕人。無私的道德標準不僅違反人性,對孩子而言也不見得是好事。

是的,為母不見得則強,甚至偶爾也需要孩子的幫助。母親無須、也不可能完美無私,只要盡力,夠好就已足夠。或許治療師也一樣,我們無法真的做到無條件的關懷與接納,甚至可能讓案主失望,但只要真誠以待,或許案主也能學會去包容不完美的治療師,並接受這個世界其他的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