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很喜聊迷因?他其實正在表達自我!
我們每天在社群上滑過的各種迷因,其實不只是搞笑圖而已。研究發現,迷因之所以受到歡迎,來自於它的三大動機:自我表達、社會認同與娛樂性。它也逐漸成為現代社會中的新型溝通工具。除了娛樂與社交,迷因也開啟了大眾參與公共議題的新入口。只是在分享笑聲的同時,我們也該具備媒體識讀的意識,避免迷因傳播變成誤解與傷害的來源。
我們每天在社群上滑過的各種迷因,其實不只是搞笑圖而已。研究發現,迷因之所以受到歡迎,來自於它的三大動機:自我表達、社會認同與娛樂性。它也逐漸成為現代社會中的新型溝通工具。除了娛樂與社交,迷因也開啟了大眾參與公共議題的新入口。只是在分享笑聲的同時,我們也該具備媒體識讀的意識,避免迷因傳播變成誤解與傷害的來源。
慾望往往不是從「需要」出發,而是從「看見」開始。社群媒體加速了這個機制,讓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和世界比較。想要與需要之間的界線,需從自身資源與處境重新盤點與釐清。真正的財富自由,不在於擁有更多,而是擁有餘裕去選擇什麼值得保留、什麼可以放下。
覺得情緒卡住、壓力過大時,有時可能是身體還沒找到出口。運動,特別是中強度以上的有氧運動,是幫助身體釋放壓力、完成「戰或逃反應」的重要方式。每天動一點,幫助情緒調節、找回平衡,讓身體先帶你走出困住的情緒。
以為只是進店吹冷氣,卻莫名提著三袋戰利品離開?從紙本 DM 到集點換禮,這些看似平常的行銷手法,其實都是精心設計過的心理陷阱。它們瞄準著人們的直覺反應的熱系統,讓人愉快的衝動購物。掌握這些消費心理學背後的機制,是每次刷卡前保護荷包的第一步。
自律神經失調是一種身心失衡的狀態,常見於長期高壓下交感神經過度活化、副交感神經無法正常作用,導致身體難以放鬆與修復。即使休息也難以恢復,常被視為壓力與情緒累積的身體訊號。
容易出現此狀況的族群,常具有過度壓抑、忽略自我、過度配合他人等特質。
修復之道並非更努力,而是學會為自己踩煞車,透過日常有意識的休息與生活調整,重新與身體與心理建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