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岸風景》先入為主,可能是因為陌生讓你不安
陌生和改變常常讓人不安,特別在人際關係中,這份不安容易變成抗拒與疏離。試著透過一點點合作去認識彼此,情緒會慢慢釐清,距離也能悄悄拉近。與不安共處,給彼此空間,也是重新理解自己。
陌生和改變常常讓人不安,特別在人際關係中,這份不安容易變成抗拒與疏離。試著透過一點點合作去認識彼此,情緒會慢慢釐清,距離也能悄悄拉近。與不安共處,給彼此空間,也是重新理解自己。
許多人減肥成功後,卻又很快復胖。
要打破這個循環,第一步是分辨自己的飢餓感。
透過正念飲食練習當下覺察,理解情緒與身體需求,學會用不批判的態度溫柔照顧自己。
減重,不只是讓身體變瘦,而是學習照顧自己,並持續練習的過程。
「時間會療癒一切」聽起來令人安心,但有些創傷,會悄悄藏在身體與關係中,繼續影響著我們。如果發現自己仍是容易被情緒淹沒、難以建立連結、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值得被愛,也許是時候問問自己:是否需要更多支持?當你開始意識到它留下的影響、願意理解它,已經是在修復的路上。慢慢學習照顧自己,在需要時尋求幫助。穩定情緒、回到當下,有時就從一個呼吸、一句對自己的話開始。
許多人會透過自言自語來釐清想法或整理情緒。但是當這些對話充滿焦慮、責備或災難化想像時,可能讓人陷入反芻思考,越說越混亂。這時候,「說出來就會好一點」未必有效,若缺乏視角轉換與整理,只會讓情緒反覆打轉。透過心理位移書寫,從「我」到「你」再到「他」,我們能慢慢拉開距離,看見更多可能性。
信念,常常比我們以為的更有力量。心理學研究指出,信念與預期不只是內心的想法,更能實際影響行為與生理反應。我們的感受與表現,其實受到「相信什麼」影響。改變,有時真的從一個想法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