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哇賽,聊心理

自由工作有多自由?

羨慕在家工作、想當自由工作者?別忽略心理穩定感

傳統認為穩定工作就是鐵飯碗,但其實產業與公司都可能因變化而消失,穩定並非永恆。
真正的穩定來自你的可轉移能力,能在不同崗位持續創造價值的人,才具備真正的安全感。
不論是自由工作者或受雇者,都需要保有自主性、成就感與歸屬感,才能維持內在的安定。
唯有持續成長並留下一點餘裕,才不怕面對未來更多變化。

你還小,不必懂錢

小孩不必懂錢?如何從小幫孩子培養金錢觀

從沒接觸過的概念,不可能突然懂得如何應用,金錢觀亦是如此。
金錢是一種工具,需要學習如何分辨「想要」或「需要」,以及值不值得花費,這樣才能做出好的選擇。
家庭日常生活就是最好的機會教育,讓孩子學習從花錢開始,進一步理解賺錢與存錢的重要。
建立健康的金錢觀,為未來的人生打下穩固的基礎觀念。

每天喊不想上學,怎麼辦?

是拒學還是懼學,父母如何陪伴?

孩子拒學,往往源自於焦慮與恐懼,而非單純叛逆或偷懶。面對孩子一次次退縮,家長可以先做到「三不三多」:不批判、不威脅、不緊迫盯人,多點好奇、多點輕鬆,並且多連結與鼓勵。看見孩子一點一滴的努力,適時肯定他的進步,有助於重新建立自信與行動力。若需要,也能結合專業協助,一起支持孩子走回生活軌道。

理想工作怎麼找?

工作倦怠、職場過勞?用職涯設計找回熱情與方向

設計職涯時,可以從金錢、影響力與自我表達三個面向檢視。透過盤點待辦內容、排序優先度與持續微調,就能讓工作更貼近理想。若多次調整仍無法滿足期待,勇敢轉換跑道也是一種選擇,職涯就像調整音響旋鈕般,需要不斷修正,才能創造出符合自身需求的理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