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孩子作弊?打罵之外的選擇,培養孩子的堅韌與自尊
孩子作弊時,背後的原因往往不僅是表面上的誘惑,還可能包括來自家長或學校的期望壓力、自我期許過高、缺乏動機或面對失敗的恐懼等。了解孩子的內心掙扎,並耐心引導,而非急於處罰,是幫助孩子成長的關鍵。

孩子作弊時,背後的原因往往不僅是表面上的誘惑,還可能包括來自家長或學校的期望壓力、自我期許過高、缺乏動機或面對失敗的恐懼等。了解孩子的內心掙扎,並耐心引導,而非急於處罰,是幫助孩子成長的關鍵。

真正困住的,是那些藏在情緒底層的未被看見的需求與渴望。
薩提爾冰山理論幫助我們深入理解對方的處境與情緒,而非僅是換位思考。
透過簡單的靜心覺察練習,我們可以慢慢靠近自己、接納情緒,進而與自己建立更深的連結。

粒線體是人體細胞內的「發電廠」,將葡萄糖與脂肪酸轉化為能量,影響我們的體力與情緒穩定。
若粒線體功能健康、細胞訊號順暢、代謝穩定,身體自然能維持清醒有力、情緒平衡。想啟動好能量的方法包括:適度活動、攝取原型食物與練習延遲反應,逐步恢復身體的自然修復能力。
不靠硬撐,只要從日常做出微小改變,就能重啟身體內建的發電機系統。

正向教養並不等同於忍耐與不生氣,而是著重在建立孩子與照顧者之間的安全感與相互理解。面對孩子情緒失控時,大人可以透過溫和而堅定的回應,幫助孩子練習情緒調節與責任感。衝突不是失敗,而是練習理解、修復與靠近的過程。最重要的是,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與身心,才能有足夠的力量與穩定性去愛孩子、陪伴他們成長。

比起報復的痛快,更能幫助我們走下去的,其實是對公平的堅持、對寬恕的理解,以及那些在人生困境中悄悄支持我們的善意。這些看似微弱的力量,正是能讓人從傷痛中重新站起、也成為別人依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