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家長這麼怕小孩無聊?我們已經探討過為什麼他們不讓小孩在外面玩,為什麼小孩看太多電視跟用太多電腦,為什麼家長替小孩安排太多課後活動。這些盡量減少無聊的活動背後有各種理由,也都討論過,包括家長沒時間跟害怕陌生人等等。然而,這些理由並未觸及問題核心:這全是希望小孩有競爭優勢,日後表現出色,但現在的家長到底為什麼如此打心裡怕小孩無聊?
現在的家長簡直把無聊視為洪水猛獸,使盡渾身解數想加以避免。無聊等於刺激不足,而如同先前所說,給小孩刺激至關重要,跟給他們食物和關愛不相上下。事實上,刺激儼然成為二十一世紀的時代精神,其反面的「無聊」也就讓人棄之如敝屣。如果我們沒有從寶寶出生甚至受胎即開始提供足夠刺激,簡直是沒善盡為人父母的職責,而現在的家長實在非常害怕失敗。當小孩無聊,我們不是叫他們去找點事做(我媽當年都是這樣),卻認為是自己育兒不力。現在很多家長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分身乏術,相當歉疚,一心要彌補孩子,所以想給他們最好的教育。孩子對無聊的抱怨,也就如同對家長刀刀見骨的譴責。然而,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認為我們搞錯了。無論是想盡辦法不讓小孩無聊,還是把他們醒著的分分秒秒填滿各種刺激,其實是適得其反。我們太亟欲提供刺激,讓他們參加精采非凡的大小活動,卻忘記停機時間的好處。
有些育兒專家開始發現這一點,呼籲家長不要害怕無聊,而是擁抱無聊。東安格利亞大學教育暨終生學習中心資深研究員泰瑞莎.貝頓(Teresa Belton)想探究無聊的影響,訪問多位作家、藝術家與科學家,在二○一三年發表研究成果,呼籲家長容許孩子無聊,以便發展創造力。她說作家梅拉.沙爾(Meera Syal)當年正是出於無聊,才開始以詩與故事寫日記,那是沙爾最早的寫作經驗。貝頓說孩童該有時間站在一邊觀察世界,感到無聊,暫時停機,從而學習如何自得其樂,不得不發揮創意解悶。
二○一四年,英國預備學校獨立協會教育暨訓練總監朱莉.羅賓森在該協會的雜誌上說,孩童能從無聊裡預先見識成人世界的真貌,種種不盡興奮有趣的片刻,安靜與反思跟各種課程安排與「刺激」活動同等重要。二○一○年,評論家愛德華.科里耶(EdwardCollier)在《衛報》刊出發人深省的文章,哀嘆說如今家長愈來愈執意把他口中的「娛樂即食包」塞給小孩,但明明無聊如同「一個契機」,讓小孩能以書寫、作詩與作曲等方式消磨時間,依靠自己,不假外求。
那麼我們面對孩子時該如何擁抱無聊呢?我的建議如下:
-
及早開始:別在胎兒刺激產品上傷腦筋。他們的所有需求都能在子宮裡得到滿足,對刺激的需求也不例外(除非證實並非如此)。
-
忘掉那些主宰嬰幼兒市場的「超厲害、超炫目」高科技玩意兒,孩子一點也不需要什麼聲光特效,不需要什麼互動功能!回頭擁抱簡單基本的玩具,讓孩子自己培養能力(例如:學習形狀配對),不受一大堆干擾。
-
提供有助擊倒無聊與發揮創意的基本工具:紙、筆、上色用具跟各類文具。
-
避免太多的背景雜音,只在專程要看某個節目時才開電視。
-
別在日間托育機構待太多時間。這些機構本身沒有錯,但待太久只會造成刺激過度。
-
限制孩子看螢幕的時間,包括電視、電腦跟智慧型手機等。
-
讓孩子從真實世界獲得刺激:親近大自然,觀看洗衣機的運轉,拿鍋子敲敲打打。周遭就有五花八門的刺激,他們不需要學著期望更多刺激。
-
別把小孩的行程塞得太滿。有些課程跟活動很讚,但無論你的小孩多大,你務必給他們留點停機時間。
-
當他們說「我好無聊唷」,你其實要高興才對,認為這代表你的育兒能力很高明,而不是很糟糕。
-
最後,上咖啡廳時別帶iPad 替小孩解悶,不如改帶蠟筆,鼓勵他們觀察四周並跟環境互動(小警告:這樣你得花時間跟他們互動)。
七歲的無聊小孩如何解悶?
在我寫這本書的期間,「我好無聊唷」這句令(有些)人擔心的高呼常在我家響起,尤其是週末或晚上的時候。我七歲的兒子很快就發現我大多是回答:「讚唷!」他鬼吼鬼叫很讓人受不了,搞得我偶爾還是會找電子保姆幫忙,但多數時候都盡量忍了下來。那麼我是個怠忽職守的狠心媽媽,把事業擺在孩子的需求前頭?大概是吧,但首先我要講一下他最後想出的幾個「解悶」方法:
-
他成立了一家卡片手作坊,依各種節慶場合製作不同賀卡,還做了一個展示架,然後向其他家人兜售卡片。
-
他做了很多報紙跟雜誌。
-
他創造了一整個幻想世界,叫做「坎喬威世界」,包含種種虛構地名。
-
他做了一個「連鎖反應」的大型裝置,先把罐頭放開,罐頭會滑下去撞到另一個東西,那東西再推動第三個東西,依此類推,直到所有連鎖反應完成一遍。
-
他在自己房間模仿我打造了一間「辦公室」(我當然花點時間參觀了一番)。
-
他只用紙跟膠帶做了一間立體的「商店」,甚至擺放紙衣服供「購買」。
-
他發明了三合一鉛筆,把鉛筆、削筆器跟橡皮擦結合在一起。
-
他做了一套很帥的服裝。
-
他做了幾首歌,包括〈世上最酷的傢伙〉跟〈家裡有強盜〉等。
-
他製作了一套立體的桌遊,用到紙幣跟小道具,遊戲名稱是「偏僻小鎮」,只是我不太確定這遊戲要幹麼(可能需要煞費苦心修改才有辦法拿到市面上賣!)
熱室教育與虎媽
「熱室教育」(hothousing)是一種有爭議的育兒方式,讓孩子密集參加一大堆課後活動,藉此刺激他們的大腦。這稱呼出自農人憑密集農作使作物加速生長的「熱室」做法,跟「虎媽」概念常相提並論。耶魯大學法律教授蔡美兒是一位華裔媽媽,在二○一一年出版《虎媽的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相當推崇虎媽概念,宣揚嚴格的「熱室」原則,例如:要求女兒每天練樂器好幾個小時。這本書不只引起對熱室教育及東西方育兒方式的熱烈討論,也引起對爸媽該替孩子安排多少課外活動的種種探討。
以上內容摘錄自《無聊的價值》(三采出版)
專門研究無聊的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博士桑迪.曼恩(Sandi Mann)指出,無聊,是一種獨特的情緒。為了消除無聊,許多人會馬上做一些事情,雖然「無聊」不是大家所認為的最佳狀態,但不表示「無聊」都沒用。曼恩說:「我們都害怕無聊,其實無聊反而可以製造各種令人驚奇的可能。」
進一步暸解本書內容:http://ppt.cc/vUQZO
Best Social Media Services 2022 – We offer: – Stripe Deposit – Automatic order processing – 24/7 Support. Learn More: https://smmsupre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