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專注,讓喜悅不請自來

喜悅是無法控制的,不請自來。我們無法決定突然感到喜悅,這種情緒只出現在匯集某些條件的時候。因此,我們將在接下來的章節討論要如何透過解放和共融,解除連結、重新連結來獲得積極、永久的喜悅。但我們不能透過某種精神狀態或特殊的行為來促進深刻喜悅的顯現嗎?就算這樣的喜悅仍然短暫又如何?我們有可能創造出一種讓喜悅得以發生並充分發展的氛圍嗎?如同作家馬帝厄・戴洪思(Mathieu Terence)所述:「喜悅並非自願發生。我們無法選擇,也不是嚷嚷著就能成真。因此,我們應像逃離瘟疫般遠離那些販售喜悅配方的人。但相反地,喜悅絕對需要有利的氛圍:等同於恩寵的精神狀態,如此可以帶來成功。」

我確實已經能夠觀察到某種精神狀態、某些態度、存在的方式,讓我們能夠創造出利於喜悅生長的腐植質。我在此記下其中幾項,但當然可以再補充其他項目:專注、奉獻自身、冥想、信任和敞開心房、慈愛、不求回報、感激、努力不懈、放手、身體享樂。

專注

專注是讓我們能夠和感官連結的首要條件。我們往往被許多煩憂所困,思路被佔據,無法完全專注在生活上。我們一邊做事,一邊想著其他的事,想著晚上的晚餐或是下個禮拜的事。我們在做菜,思緒卻飄到辦公桌上堆積的文件。我們在散步,卻神遊到其他地方。若我們在欣賞風景時想著還沒填寫社會保險的資料,喜悅就不太有機會降臨在我們身上。

喜悅經常從感官的體驗開始。若我們看著這同樣的風景,但專注在形態、景象、顏色、光線、氣味、聲音(或是寂靜無聲),或許就能夠充滿這種喜悅的情緒(但也無法保證),因為大自然之美深深打動了我們。我在生命中感受到較大的喜悅往往就是由此而生。在我散步時,感官甦醒,守候著森林裡的光線、海洋上的海浪波動、偶爾在山中遠足時在我面前開展的景色。注視、聆聽、觸摸、感覺、品味:這就是讓我們容易感到喜悅的先決條件,讓喜悅有機會到來。為什麼?

當我們專注時,可以停留在感官的感受,我們聆聽、感覺、凝視的事物。我們活在當下。當我在工作或投入其他消遣時常常會聽音樂,在這種時候,音符的力量很少令我心蕩神馳。但當我只專注在音樂上時,我也會感到快樂。我會在黑暗中閉上雙眼,品味著莫札特的《c小調彌撒》、創世記樂團(Genesis)的《百老匯的祭祀羔羊》、阿雷格里(Allegri)的《求主垂憐》、勒凡・米納西翁(Levon Minassian)的《遙遠世界之歌》、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麥克・歐菲爾德(Mike Oldeld)的《管鐘》、洛克斯(Logos)的《基督聖體II》或奇斯・傑瑞特(Keith Jarrett)的《科隆音樂會》,還有很多其他音樂。我讓自己沉浸在音樂當中。

更喜愛必須經過漫長發展才能成功體會的感官喜悅。孩提時期,我歷經了某些情感範疇的苦難,因此躲進自己的思想裡,躲進想像世界裡,而有部分和自己的情緒及感官感受切斷了連結。青少年時期,我不得不進行一種感知治療,即維多茲法(註),讓我重新學習去觸碰並描述這種感受,也就是迎接並辨識伴隨著感受而來的情緒。原本已從身體中抽離的我,練習讓自己停留在身體上。對我來說,這也意味著接受我為了保護自己而逃避的苦楚、不快的感受、負面的情緒。這樣的治療幫助了我;十幾年後,我用格式塔療法(Gestalt-therapie)完成了這套治療,讓我能夠喚醒埋藏在肉體記憶裡壓抑的情感,專注在這些情感上,讓我體驗到生氣、悲傷、恐懼。

為了能夠像這樣歷經這些情感,我說服自己這只是為了迎接喜悅而必須執行的第一步。我們必須重新學習去看、觸摸、凝視、感覺,但也要發自內心去感受,而不要切斷情感。為此,我們也必須能夠給予事物時間。如果只是一次的碰撞、短暫的感覺、瞥過一眼的景色,或者經過喜時聽到的三個音符,很難因此就產生喜悅。我們應讓身心都同時被感覺所佔據,喜悅便由此而生,但像這樣和我們的感官連結也意味著迎接更負面的情緒,如悲傷、生氣或恐懼產生的可能性。

*維多茲法是由瑞士的羅傑‧ 維多茲醫師(Roger Vittoz)於一八九○年發明的一套方法,藉由一些簡單的練習讓大腦恢復平衡。

18519393_120300003779188345_1513951262_o

以上內容摘錄自《喜悅的力量》(遠流出版)

本書論述完整,從西方哲學家對「喜悅」的追尋開始思考,由史賓諾沙、尼采、柏格森等人的學說中細細爬梳,分析各家哲學思考對喜悅的定義與價值,而我們該如何得到喜悅?該如何持續喜悅的狀態?如何運用喜悅帶來的力量?

進一步暸解本書內容:http://ppt.cc/KK7x5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