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同理心和偏見一樣會扭曲道德判斷

同理心造成了什麼結果? 是否締造了更美好的世界?

看起來沒錯。同理心使我們苦人所苦,於是致力於解除苦痛。身邊有人遭到霸凌,我起初可能抵不住誘惑,出於無聊、虐待心理、征服慾望或者為爭取同儕接納而加入施暴行列,但後來我生出同理心,感受到對方的痛楚與被霸凌是什麼滋味,不願意再增添他的難過,甚至挺身保護。同理心像聚光燈一樣,將我們的注意力打在需要幫助的地方。

但聚光燈照亮的範圍很小,這就是同理心的問題所在。世界上許多人需要幫助,可是我們的行動會造成什麼後果很難判斷,尤其並非一時半刻便能看見影響。當下善舉可能造成日後更多且更大的苦難。

再者,聚光燈只能照亮單一方向,換言之同理心會反映出個人偏見。理智上我們能夠瞭解鄰人受苦與異國人受苦本質無二,但實際上我們更容易同理與自己親近、相似、乃至於形象較具吸引力、較脆弱、較不令人畏懼的對象。例如在理性思考下,美國白人會認同黑人與白人地位相等,然而同理同為白人者的處境通常比較簡單。就此而言,同理心和偏見一樣會扭曲道德判斷。

同理心的另一個局限是聚焦於特定個體。這個特性導致我們短視近利且缺乏數字感,無法審慎考量自身行動對於族群整體的影響,也對統計資料、成本與效益估算等等數據不夠敏銳。

社會大眾對新鎮校園屠殺事件的回應同樣展現同理心的狹隘。大量捐贈反倒造成困擾,得招募數百名義工才能搬運那些禮品與玩具,但物資持續湧入,即便地方當局早已呼籲適可而止,大眾仍置若罔聞。

一間倉庫堆滿絨毛玩偶,新鎮居民不知如何處理,而且該社區本就堪稱富裕,卻收到數百萬美元的善款,更荒謬的是這筆錢有部分來自經濟水準低落的地區。窮人送錢給富人,只因糾結於同理心。

螢幕快照 2017-10-16 下午12.14.42以上內容摘錄自《失控的同理心》(商周出版)

人往往依偏好選擇同理對象、用暴力發洩同理情緒,你以為同理心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事實也許沒有那麼簡單!在本書中,作者要帶我們檢視所謂的同理心到底是什麼。它可以是讓人快樂的來源,也是人際關係很有價值的一面。它可以驅使我們去做好事。但整體而言,它卻不是一個好的道德指引。

進一步暸解本書內容:https://ppt.cc/f2BwKx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