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同志與他們的父母們

那些未曾被凝視、被處理的裂痕,

終於找到碎裂的軌跡,徹底崩裂,

讓薄冰上的一家人,不得不面對家庭的真相。

這個門診,終究不是為了治療誰,

只不過是為了讓彼此,多一點點溫度。

這些家庭故事的開頭,常是這樣的:

「我這個兒子從小就很乖、很聽話,成績也很好,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去台北念大學之後就很少跟家裡聯絡。我問他有沒有交女朋友,他都說有啦,但是從來沒有帶回來給我們看過。結果……結果上個禮拜他回家,他姊姊在他電腦裡看到他跟別人在傳那個LINE,才知道他是跟其他男生……」

「他高中的時候就跟我說他喜歡男生了,那時候我還不覺得怎麼樣,想說長大他就會想通了改回來,結果他越來越誇張。後來開始留長頭髮,還化妝,我跟他說這樣要是給親戚朋友看到,別人會怎麼說閒話?後來他乾脆過年都不回家了,我都不知道他到底跑去哪裡玩?現在他竟然跟我說要變性!」

「我女兒從國中就不喜歡再留長頭髮了,我跟她說頭髮那麼短,一點女孩樣都沒有,她跟我說這樣在女校才受歡迎。我以為她只是開玩笑的、說說而已,沒想到她現在真的帶回來一個女生,說要跟她結婚,還要跟她生小孩!兩個女生是要怎麼生小孩?」

「他之前就常帶那個『朋友』來我們家,我們想說兒子的好朋友,當然要好好招待,只是真的太常來了。我小姑他們住在我們社區樓下,她就說這樣『不太正常』,我那天終於忍不住問他那個『朋友』到底跟他是什麼關係,沒想到他忽然大發雷霆,說那是他的『男朋友』。我不知道他為什麼要發這麼大的脾氣,還去學人家交什麼男朋友。」

常見的組合是這樣的:一個二、三十歲的同志,略微不耐地走進診間,後面跟著一對五、六十歲的父母,當然有時候只會出現單親,不時還會跟著同志的兄弟姊妹,甚至也有阿姨、阿嬤一同前來的。

進到診間後,總有數十秒的沉默與尷尬,同志的父母不知該如何啟齒,同志本身則露出一副「你問他們啊」的不耐氣息。

「醫生你能不能治好他/她……?」即使在這個年代,最常見的型態,仍是懷抱著「改變孩子性傾向」的期待而來的父母。

「我找過別的精神科醫師,他們都跟我說,同性戀不用治療,要治療的應該是爸爸媽媽。為什麼是我們要治療?同性戀才不正常啊!」

「教會裡的弟兄叫我要帶他去給牧師開導開導,我兒子說什麼都不願意,牧師說要幫他禱告,主的大愛會幫助他恢復正常。我每天都幫他禱告,可是他越來越生氣,一直對我發脾氣。這孩子到底怎麼了?是不是被人帶壞了?」

「我帶她到好幾個廟裡去拜拜,屏東那邊有人家說很靈驗的宮廟,我們花了很多錢才拜託到師父幫我們問神明,結果師父說,你這個女兒天生就注定應該是男兒身,改不掉的!怎麼會這樣說?醫生你說,神明怎麼會這樣說?」

「我花了五萬元讓她去上心靈成長課程,那個女老師跟我說保證會好。她上了好幾天,後來老師叫她摸老師的身體,問她有沒有感覺?她說沒有,老師跟我說,她好了!她不再是同性戀了。我很開心,結果她回來之後就不跟我講話,你說她是怎麼了?」

如果平常在網路上看到這些言論,我定然啼笑皆非,但真實的家庭出現在我面前,啼笑皆非無法改善父母的焦慮,也無法改變僵持的親子關係。緊接在父母疑慮之後的,往往是子女的憤慨。

「我跟他們講過很多次,我從國小就喜歡男生了,他們都說國小那個哪是真的,不就兩個小男生在玩,我說我到大學、到現在工作,喜歡的都是男生,他們就還是假裝沒聽到。醫生你知道嗎?他們竟然可以這樣假裝沒聽到欸⁈」

「他們一直叫我唸聖經,叫我看索多瑪城是怎麼毀滅的,他們說當同性戀會下地獄,說我就是因為信仰薄弱才會被撒旦誘拐,變成同性戀。醫生,你救救我媽好不好?她信教信到腦袋壞掉了啦!」

「好啊!你們問醫生啊!看是要打針、吃藥,還是開刀,如果醫生說可以這樣治療的話,那就來啊!反正你們不怕毒死我嘛!就來治療嘛!」

「上心靈成長課程是在浪費什麼錢啊!那個老師是五十多歲的大媽,我當然不會愛上她啊,不管是她上課前還是上課後,我•都•不•可•能•愛•上•她!」

短兵相接。

憤怒,常常不只一方,身為同志,子女也有各式樣貌。有人在父母的不諒解之中遍體鱗傷,有人死命逃離,有人以憤怒之姿反擊,希望藉醫師之口讓父母啞口無言,也有人一語不發,用沉默作為抗議,用疏離作為報復。

親子間的關係,在診間中洋洋灑灑地開展。同志的議題,只是家庭的縮影、矛盾的催化劑。

____

苦苦栽培兒子拿到博士的媽媽說:「我是個很開明的媽媽,我不是個控制慾的媽媽,很多人都跟我講,人生的功課就交給自己孩子處理,可是要是孩子字寫歪了,我能不扶著他的手重新寫嗎?」

已經三十歲、百萬年薪的兒子說:「就算我是同性戀,我還是可以很愛你啊。」

「你愛我的前提就是傷了我,你要是愛我就要改變!」媽媽說。

「我也嘗試過很多次,但沒辦法,我喜歡的就是男生。」

「一次抗拒不成功,再抗拒啊!一次失敗不算什麼,你要走對人生該走的路!你有『這個問題』存在,人生就是功虧一簣!」

另一個男同志的父親是上校退伍,對於兒子的陰柔氣質非常憤怒。「他就是沒跟女人上過床,才會這麼沒用!我應該找個妓女跟他上床,讓他知道女人的好。」

他眼中陰柔的兒子,卻無比地犀利。「像你一樣知道女人的好嗎?好到一個接一個,好到被媽媽捉姦在床!那你要不要去找幾個男人來上床一下,知道一下男人的好,才不會一直沉迷女色?」

也有父母間的相互指責:「醫生,這個是不是跟基因有關係?她爸爸那邊也有一個堂姊是那種……那種跟女生同居的,這種病是不是會遺傳?」

「她是因為你懷孕的時候一直說想要兒子、想要兒子,現在才會變成這種男不男、女不女的樣子!我那時候就叫你不可以吃感冒藥,看看你吃了多久,才會生出這種來!」

夫妻間的怨懟、對於雙方家族的不滿、對於彼此關係的衝突,多年以來亟需箭靶互相指責,這時,孩子出櫃成為久候的代罪羔羊,累積已久的夙怨成為疾風,倚著這個同志孩子,婆娑而上。

我常感受到,同志議題不過是一個觸發點,一個萬花筒的鏡片,將平常沉澱的家庭問題翻擾而出,那些未曾被凝視、被處理的裂痕,終於找到碎裂的軌跡,徹底崩裂,讓薄冰上的一家人,不得不面對家庭的真相。

更多的時候,父母親其實隱隱知悉孩子不可能改變,但總在言語中拉扯出自身的期待,然而,這些期待聽在同志的耳中,卻又如此刺痛。父母複製了社會對於同志的歧視,將歧視化作愛的話語,用更貼身的方式刺入孩子的身體裡。

刀刀見血。

這一個個嗷嗷待哺的傷口,既飢餓又長著獠牙、互相啃食的父母子女,卻未曾發現自己看似無心的描述,句句都在傷害對方。

於是,在診間中,我花最多時間做的事情,並非告訴他們關於同志的醫學知識,而是製造一個空間,讓這麼綿密又尖銳的親子對話讓開一些位置,緩下每個人亟欲吐訴的苦水,讓他們打開耳朵,聽聽對方說話。

「爸爸以前的人生中,有沒有認識過同性戀?」我問上校退役的父親。

「我們那個年代哪有這種東西?這都是現在才有人在亂搞這種……」還沒說完,旁邊的兒子就白了爸爸一眼。

「你不要急著白眼,爸爸說的是事實,他們那個年代確實沒有看過。」我對這位男同志說:「你現在每天上網都可以看到同志的資訊,參加屬於同志的活動,打開手機就有gay app可以滑,同性戀對你來說就是真實生活,每天都活生生地出現在周圍。但是你爸爸真的不認識同性戀,你爸爸也不是故意要說同性戀是在『亂搞』,是因為他聽過的同性戀,都是以前新聞會報的那種……」

我看看爸爸,「吸毒的、情殺的、賣淫的、自殺的……對不對?」

爸爸點頭,這就是他過去會「聽到」的同性戀樣貌。

「因為這些才會上新聞,活得好好的、不吸毒的、不殺人的、不自殺的、做普通工作的同性戀很多很多,但是這些人不會上媒體啊,所以爸爸對同性戀有這些印象是理所當然的。」

這些話,不只是說給爸爸聽、也是要說給同志本人聽。

「也因為這樣,我們容易有偏見,認為全部的同志都是長這個樣子。」

爸爸忽然點頭如搗蒜。

「所以也要提醒爸爸的是,你印象中的同志,跟他印象中的同志,是完全不一樣的。當你講出同志如何如何的時候,自然會露出反感的表情,用比較難聽的語氣,所以每次講出來的話,孩子一定聽不下去。」

「我每次才剛開始要講,他就生氣,就跑出門!」爸爸依然憤憤難平。

「因為在他聽起來,這些都是偏見,是羞辱,更重要的是,當你在罵別的同性戀時,他會覺得,你罵的就是他自己。」我順勢對著兒子說:「但是,反過來講,你有跟你爸爸說過,你身邊的同志,一般生活中是在做什麼事嗎?」

「當然沒有啊!怎麼可能講?他哪聽得進去?」兒子抱怨。

「你爸爸需要靠你,才有可能知道同志其實就是平常人。不然你覺得爸爸自己從新聞看到的會比較好嗎?」我繼續引導,「我知道一開始,爸爸一定聽不下去,但是今天必須給你一個功課:每個禮拜跟爸爸說一個同志朋友的故事,說什麼都好,像是一個朋友在當設計師,常常熬夜趕稿,跟他的BF三不五時吵架;或者另一個朋友在念大學,不敢跟家裡出櫃,臉書得開兩個帳號,一個圈內、一個圈外;又或者有一個朋友當老師,常常被介紹相親,但實際上已經有交往十多年的男友……我相信你身邊有很多『普通同志』的生活故事,只是這些活生生的例子,爸爸都沒機會知道。」

同樣地,這些不只說給兒子聽,也說給爸爸聽。爸爸不是不想了解,只是在我們的文化背景中,父子之間,連想要理解對方,都嫌藉口太少,以致於裹足不前。

所以,我也只能擅用診間中的小小特權,給他們彼此之間一個藉口。醫生交代的功課,兒子勉強照辦,爸爸勉強得聽,這成為一個契機。如果他們還願意多一點好奇心,這些契機,就足夠讓他們多去了解對方,勝過過去的盲目迴避。

____

許多父母會問我,為什麼他們到了孩子三十多歲才知道事實,孩子為什麼不早點說?

我常告訴他們,喜歡某個人卻不能讓別人知道,其實是一種很大的折磨。所以,同志孩子常常都想講,早就想講,用各式各樣的方式在述說。

然而有的同志從小看到電視播出同性戀的新聞時,父母面露嫌惡、口說噁心;有的同志曾經試穿不符合社會期待的衣服,做出跨越性別的裝扮,被父母斥為變態;也有的同志一點一滴試探父母對同志的觀感,得到的答案卻是:「你不要去學那種不三不四的東西!好好念書!」

對於異性戀,或是順性別 [註1] 來說,講出自己的性傾向、自己的性別認同,是這麼自然而然的事,自然到不需要思考,甚至根本不用贅述,因此更難體會同志對於「出櫃」的吞吞吐吐、猶豫不決。也因為這樣,有些父母看不出孩子的暗示,有些父母無法察覺孩子的苦悶,更常見的是,即使孩子多次旁敲側擊,父母依然視而不見,或者迴避討論這件事。

「那他們為什麼不明講呢?」爸媽會問。

「因為他很清楚,這個社會對於同志並不友善;他也不確定,爸媽是否會因為他是同志而不再愛他了。於是,當他從種種線索當中,發現爸媽對於同志是厭惡的、是嫌棄的、是避之唯恐不及的,他就會默默關上心裡那扇門,等到父母親驚覺孩子漸行漸遠,這時候,再怎麼呼喊,門也不會打開了。」

這個封閉的過程,往往是在青少年時期成形,青少年的心如此易感,又如此執拗,那是一段認識這個世界的黃金歲月,也可能從此和世界分道揚鑣。

親子的互動與理解,是一篇孩子與爸媽共寫的作文,不是選擇是非的考試卷,也沒有正確解答。有心列出標準答案的父母,往往鎩羽而歸。這篇作文,親子連番接力,孩子寫一段、父母寫一段,孩子填上的隻字片語也許幼稚衝動、天馬行空,更或者超乎父母的人生經驗,被視為離經叛道,但如果父母化身改錯字的嚴格教師,要求孩子寫出和自己一樣的價值觀、一樣工整的筆畫,那麼作文紙就會成為華麗的訃文。父母也許深深欣慰孩子寫出美滿的「標準答案」,但孩子眼中的作文紙,盡是「謊言」兩字而已。

生者訃文,不過如此。

在同志諮詢門診裡最常看到的,就是「同志」兩字在整張作文中被打叉,然後文字漸漸失去蹤影。當同志喪失發語權,人,也失去了蹤影。

「爸爸媽媽錯過了你好多年的人生,你願意給他們一點機會,稍微知道你這幾年發生了什麼事嗎?」這是我常對同志所講的話。

許多同志都埋藏了好多青春歲月,那些只有自己知道、無人能夠分享的感情,那些可能甜蜜、可能失落、可能單戀、可能受傷的心情,爸媽經常都是錯過。

失落的人生,斷斷片片,你還願意跟他們分享嗎?

「我覺得我自己現在的生活完全是OK的,我大可不用跟他們談這些。」

「我才不期待他們能懂,他們要歧視就去歧視、要覺得丟臉就覺得丟臉吧,都與我無關。」

「他們不支持我,我為什麼要跟他們溝通,沒有意義嘛!」

「反正這麼多年我都自己走過來了,出不出櫃對我來說其實不重要。今天被他們發現,他們叫我來看醫生,我就來吧。反正我知道同性戀不是病,醫生不會叫我治療,至於醫生能不能治好我爸媽的恐同症,我也無所謂啦……」

說真的,我看過的決絕,多是孩子強於父母。

再怎麼強勢的父母,想要用斷絕金錢、威脅利誘、限制軟禁,甚至抓去給「宣稱能夠治療改變同性戀」的人荼毒,最終都會兩敗俱傷。就算這都是為了愛,但這一切,都只是讓孩子失去愛。

失去愛人的能力,孩子的決絕,就會是最強烈的報復。

對許多同志來說,他們的身上曾烙下斑斑過往傷痕,然而,對他們的父母親來說,剛出櫃的孩子,正以新的面貌重新出現在自己眼前。許多父母徬徨失措,因為他們真的不知該如何面對這個應該熟悉、卻無比陌生的孩子。在「同志的資歷」上,孩子早就已經走得很遠很遠,留下乾著急的父母親,面臨生命中最強烈的衝擊,又得補足這未知的一切訊息,還必須在親子矛盾之中鏖戰。

我常問同志本人:「你當初花了多少時間接受自己?幾天?幾個月?還是幾年?」

然後,我也希望同志能夠稍微同情一下自己的父母:「他們比你更缺乏資源,你有網路,有朋友,有這個慢慢變得友善的環境,但他們沒有,他們要面對的是老一輩的親友,還有更沉重的人生包袱。雖然他們可能很不懂你,但,你願意花一樣多的時間給你父母,讓他們慢慢理解你嗎?」

這個門診,終究不是為了治療誰,只不過是為了讓彼此,多一點點溫度。

你,願意給父母一樣多的時間,讓他們補足這段歲月嗎?

____

[註1] 順性別(cis-gender)是對應於跨性別(trans-gender)的用詞,指「性別認同與展現性別的行為」符合其生理性別(或出生時被認定之性別)的人。

【多些認識,少些誤解】

❖ 櫃父母

同志告知別人自己的同志身分,稱為「出櫃」(come out),亦即從隱瞞身分的櫃子當中走出來(come out of the closet)。但在過往的社會氣氛之下,同志向自己的父母出櫃後,大部分父母可能都感到不知所措,也不敢讓別人知道自己有個孩子是同志,因此常有「同志出櫃,父母入櫃」的說法,象徵同志的父母親被迫走入衣櫃,反而成為帶著祕密不敢說的人。

早年同志諮詢熱線協會開始舉辦同志親友的支持團體,便以「櫃父母下午茶」作為同志父母親聚會的代稱,「櫃父母」遂成為同志社群當中常見的名詞。

 

以上內容摘錄自《讓傷痕說話》(遠流出版)

作者是一個精神專科醫師,特別的是,專門傾聽那些彩虹病人的苦惱。對他們來說,彩虹是一個繽紛的祝福,卻也是深受痛苦的詛咒……

進一步暸解本書內容:https://goo.gl/kQVRKz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