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專訪熊仁謙

專訪熊仁謙 :告別外求與內耗,發現生命中的無盡喜悅

你過得開心嗎?當生活不如人意的時候,你能接納不完美或失敗的自己嗎?要如何過得幸福又充實,這個議題可以說是佛學與心理學之間一個很重要的交會。 本集專訪邀請到熊仁謙,一位佛教工作者、作家、YouTuber和Podcast 主持人,他長期致力於將佛學融入日常,幫助忙碌的現代人,在高壓生活中找到心靈的平靜與智慧。

你過得開心嗎?當生活不如人意的時候,你能接納不完美或失敗的自己嗎?

要如何過得幸福又充實,這個議題可以說是佛學與心理學之間一個很重要的交會。

本集專訪邀請到熊仁謙,一位佛教工作者、作家、YouTuber和Podcast 主持人。

熊仁謙在10歲時出家,兩年後又遠赴印度修行六年,也曾至日本進行佛學研究。他長期致力於將佛學融入日常,幫助忙碌的現代人,在高壓生活中找到心靈的平靜與智慧。

專訪熊仁謙訪談照

不追求稍縱即逝的快樂,而是穩定存有的喜悅

佛教觀念中有個很重要的核心思想:「無常」,萬事萬物都是不停的在變化。

但變化是有層次之分的,有些事物變化的很快速、有些則相對持久。所以我們要追求的不是那些極度無常的事物,而是要把時間投注在相對穩定增長的事物上

現代人常感覺不快樂的一個主因在於,我們很少關注自己生命長期存有的東西,往往轉而追求外在的事物。

我們要追求的不是
那些極度無常的事物,而是要把時間投注在相對穩定增長的事物上。

雖然經過了疫情,許多人開始放下對於物質的追求,試著尋求體驗型的療癒,像是敲個缽,抽個卡,聞個味道,也算是不錯的轉變。

但是,當喜悅需要依賴於某一種情境跟因緣條件才有辦法存在,那這樣子的喜悅就非常的不穩定、不踏實。而無論物質型與體驗型的快樂,其本質都是稍縱即逝的。

所以佛教中更關注的是把專注力投注在,不依賴於外在條件、存在於生命本質中的喜悅。不論外在環境如何變化,你都能發自內心感到喜悅。

我們要追求的不是
那些極度無常的事物,而是要把時間投注在相對穩定增長的事物上。

真正的自我接納,始於認識到自己的恐懼與痛苦

大部分的人最不能接納的,就是自己。尤其是人生一向順遂的人,當遭遇重大打擊時,更無法接受自己跌倒、無法接受失敗。

這是因為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很像是手上拿著一面別人硬塞給我們的鏡子,一直在用這面鏡子檢查自己,卻沒有注意到這是一面會把人變胖十倍的鏡子,結果逼自己要比正常體重瘦十倍。

也就是說,我們習慣用外界的完美標準來自我審視,再因為沒有達到這個標準而自我痛苦,陷入一種自我折磨的循環中。

我們要追求的不是
那些極度無常的事物,而是要把時間投注在相對穩定增長的事物上。

另外,我們在面對挫敗時,也常出現許多強烈的情緒,像是:「我都沒把事情做好了,怎麼可以接納這麼失敗的自己」「我都犯錯了,怎麼可以低潮,更不可以生氣」

其實,接納有一個很重要的一個基礎在於,認知到生命本身就充滿缺陷,這在佛教中稱之為「有漏輪迴」。

而佛陀在覺悟後教導弟子們的第一件事情是「苦應知」,苦是要被認識的因為很多時候僅僅是認識到恐懼,我們內心的焦慮就能獲得許多緩解

我們要追求的不是
那些極度無常的事物,而是要把時間投注在相對穩定增長的事物上。

與恐懼互動過,才能培養出面對恐懼的韌性

尊者達賴喇嘛跟學者Richard Davidson,對於所謂健康的心(Healthy Mind)下了一個定義:在逆境的時候保持韌性,在順境的時候更加豐盛

而所謂的韌性怎麼產生呢?韌性來自於你跟它互動過。

比方說,我們在重訓時透過舉重,才能產生肌肉的韌性。所以,如果我們從來沒有跟自己的恐懼互動過,就不會產生面對恐懼的韌性

我們要追求的不是
那些極度無常的事物,而是要把時間投注在相對穩定增長的事物上。

不少成功人士會陷入所謂的「路徑依戀」,因為過去用這種方式應對是成功的,所以總是習慣用固定的方法來面對問題。

像是每當恐懼一出現,就立刻出國旅遊、找朋友聊天、吃大餐,用各式各樣短暫的刺激來避免面對恐懼。

而在佛教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哲學觀念是,練習什麼,就會擅於什麼。當練習面對恐懼,就會越來越有能力面對恐懼;而如果練習逃避恐懼,就會越來越習慣逃避恐懼

我們要追求的不是
那些極度無常的事物,而是要把時間投注在相對穩定增長的事物上。

推薦閱讀:黃仁勳 :我不在意失敗|瞭解如何《正確犯錯》!


每個生命都有離苦得樂的需求,寬恕自己也寬恕他人

當提到「寬恕」兩字,很多人直覺會先想到的是:原諒他人。

但是,寬恕應該從自己開始,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無法原諒他人,是因為我們無法原諒自己被這樣對待

我們對自己總是揪著不放,所以就把這種糾結轉移到外界,去揪著另外一個人。

我們要追求的不是
那些極度無常的事物,而是要把時間投注在相對穩定增長的事物上。

寬恕的基礎是慈悲,慈悲來自於認識到每個生命都有「離苦得樂」的需求。當我們意識到自己和他人都希望擺脫痛苦、獲得快樂時,我們就能更容易地理解和寬恕彼此。

比如說,我們正遭遇到某個家人對我們咆哮,當能夠理解到他背後可能是有個痛苦沒有被解決,或有個快樂沒有得到滿足時,你可能就能以一個更理解與包容的方式去回應他。

慈悲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一種選擇回應世界的方法。當我們能夠重視與理解,他人的生命本身亦有離苦得樂的需求,很多時候就可以解決掉許多的問題。

我們要追求的不是
那些極度無常的事物,而是要把時間投注在相對穩定增長的事物上。

*完整內容歡迎收聽「哇賽心觀點 ep.123|告別外求與內耗,發現生命中的無盡喜悅」節目內容


哇賽心理學LOGO

支持哇賽心理學

「理性中帶有溫暖,療癒中帶點知識」
心理學不只是在學校或醫院間被應用的知識,而是要帶到生活中讓更多人了解,融入生活的每一刻。

您的支持將幫助我們持續創作更多有價值的內容!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