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覺得你脾氣好好喔,孩子在教室裡面怎麼亂,你都不會生氣。」
「老師,我實在沒辦法了,我知道自己要克制,但面對孩子這些行為,還是會忍不住一直念」
好多次在團體課、個別治療之後 (特別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的兒童),總會有家長這樣告訴我 (通常伴隨著沮喪的表情)。
我要幫自己,也幫家長說一些話。
首先,我的脾氣雖然不差,也不算太好。但在治療室裡,這是我的工作呀!不因孩子的行為、言語被激怒,也是專業之一。其次,我的專業不時提醒我,「為什麼要生氣?」
「生氣」不只表達了情緒,也是一種溝通方式,既然是溝通方式,就得讓對方了解我們的需求。
美國心理學會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認為,肯定而不帶有攻擊性的表達生氣,是最健康的方式。前提是,必須知道「自己現在需要什麼」,且必須在不傷害對方的情況下,告訴對方「必須怎麼做以達到這個需求」。這種「肯定」的表達不等同於「咄咄逼人」或「命令」,比較像是在尊重自己與他人情況底下所做的協商。
很少看過有人這樣生氣的吧?
沒錯,我們所受的教育通常教我們不要生氣,導致我們根本沒學到「怎麼好好生氣」。我們通常學的是另外一種—壓抑。停止生氣,然後把注意力轉到正向的事情上。這樣做有時候可以順利產生一種更有建設性的想法,然而,如果情緒總是壓抑,總有些生氣的情緒是轉不掉的,最後,就會轉到自己身上,研究也指出,這種內在的生氣,也與高血壓、憂鬱症有關。
在生氣的時候,嘗試控制自己的行為,緩和內在反應,如做幾個深呼吸,讓心跳緩和下來,也有助於讓生氣稍微「退燒」,但這不意味著就不需要表達,而是,這樣的方法會有助於表達生氣。
回到治療室裡,注意力不足/過動在教養上,的確帶給家長很大的壓力,學者於2001年的研究指出,在親職教養角色上,母親對孩子的不專心、反抗、問題行為而感到壓力,父親則對於反抗與攻擊行為感到壓力,但即使父母在意的面向不同,所感受到的壓力是相同的。所以,在教養上,父母因壓力、挫折而出現生氣的情緒,是可想而知的。
回到我的問題,「為什麼要對孩子生氣?」
從生氣的用處來看,我們要傳達給孩子什麼訊息?或者比較多時候是在做情緒發洩? (其中可能也包含了教養方式受挫的失敗感?)
如果以傳達訊息的角度來看,或許家長就更願意採取「理性而堅定」的方式來表達了。美國心理學會也提出了幾個處理生氣的建議,包含:
- 放鬆、深呼吸
- 認知重建
- 找出方法解決讓你生氣的問題
- 從傾聽、了解對方的需求開始,做更好的溝通
- 使用幽默感
- 改變環境
- 避免在錯誤的時機 (例如當你很累的時候)討論可能讓你生氣的話題
- 暫時離開生氣情境
其中,在2001年的研究發現,使用認知重建 (Cognitive Restructuring)的家長,有較少的教養壓力。認知重建,簡單來說就是改變思考的方式,思考方式通常會反應在我們所講的話上面。例如將原本「天啊,這實在太糟了、一切都毀了」的思考轉換為「這確實很糟,但也不是世界末日,而且生氣也不能讓它變好」。
同時注意自己使用的字句,避免產生「你每次…」、「你總是…」的用語,試著一碼歸一碼,只討論當下發生的事,也可以避免勾起對方不必要的情緒。
親愛的家長,提醒您,生活也是辛苦與充滿壓力的,在教養之前,先將自己的情緒整理好,在面對孩子的行為,也才能真正的將情緒「一碼歸一碼」,更適度的表達。常說注意力不足/過動的孩子有處理情緒的困難,我們更應該示範什麼叫「好好的生氣」,不是嗎?
參考資料:
http://www.apa.org/topics/anger/control.aspx
Podolski, C. L., & Nigg, J. T. (2001). Parent stress and coping in relation to child ADHD severity and associated child disruptive behavior problems.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30(4), 503-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