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彼—心理師的會心時刻
(微雷,未看過電影者可斟酌進入!)
(已看過電影者,可配上主題曲服用 https://youtu.be/y60avV4uiPM)
看【我和我的冠軍女兒】這部電影時,我最震撼的,是瑪哈維亞這個執著於訓練出金牌選手的父親。吉塔的成功極度難得,因為她生長的環境,不允許女人有溫順以外的特質,有家庭以外的世界。
「吉塔的血液裡流著父親瑪哈維亞好勝的血。吉塔的眼神裡透露著父親瑪哈維亞的頑強。」
這是我另一個震撼,輸了第一場比賽後的吉塔,問父親瑪哈維亞:「下一場比賽在什麼時候?」聽見吉塔這麼說,她的父親笑了。此刻,吉塔不只有不想輸推動著她,而是她知道自己有機會「可以獲勝」。獲勝,在這部電影裡象徵著——翻轉女性的命運。
以心理師的眼光,我試著解析吉塔的成功因素。了解她的成功因素,也許能為女性運動,補足一塊失落的拼圖。
第一個成功條件: 「 妳是我的女兒,妳體內流著我的天賦。而我,願意為妳抵擋全世界。」
男女地位極度懸殊的國家,身為父親的男性,願意成為第一個看見女兒天賦異稟的才華的人,必須先推翻自己長此以往假定為正確的「父權文化觀點」,轉身承認女兒,承認女兒有無庸置疑的資格可以繼承自己的衣缽,而不以此為失落,才能有後來的吉塔與芭比塔。
瑪哈維亞,身為父權文化在家庭裡頭的最高象徵,卻願意反身對抗自己所代表的觀念,是第一個不容易!瑪哈維亞如果走不出父權文化的迷思,堅持傳男不傳女,女兒再多才華也只能被埋沒。
第二個不容易,在瑪哈維亞對抗印度的社會主流,賦予女兒選擇自己的人生的權力。在印度,男女比例嚴重失衡,貧窮女性唯一出路只有結婚,拿結婚交換金錢、社會階級。兩個女孩受訓的過程,沒有一日不受到恥笑,女孩的母親也憂心,讓女兒做一些與印度其他女性不同的訓練,將來女兒可能嫁不掉。瑪哈維亞只對妻子如此說:「我會把女兒訓練得很能幹,她不用等待被挑選。」瑪哈維亞的遠見,讓吉塔與芭比塔有機會獲得不一樣的人生,這個人生是一個女性能獲得尊敬、地位、專業技能的人生!
第二個成功條件:「女兒,我對妳的期待沒有分別!」
在印度這樣的國家,教養大多數時間屬於母親的工作。若非父親先看見了女兒的價值,不可能有「父職角色 paternal role」的介入,瑪哈維亞對女兒展開一連串的訓練計畫,目標在訓練他們為國家拿下金牌。
瑪哈維亞對女兒的期待,並不因為性別而降低。
美國曾有一份研究,探討偏見bias如何影響學習成就。偏見認為,女學生在數理測驗表現上無法和男學生一樣好,亞裔在數理測驗的表現上會優於其他種族。因此,實驗組在給予學生數學測驗前,先強調男女學生的性別,或學生的種族,對照組則無。強調男女性別的實驗組,女學生的數理測驗平均分數明顯低於男學生。但在強調種組的實驗組,亞裔學生的得分無論男女,數理測驗的平均得分都優於其他種族。
僅只是一點點暗示,就能帶出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造成女性在數理測驗的表現受影響。若父母基於性別差異,給予不同的性別期待,對兒女的生涯造成的劇烈影響,就不言而喻了。
針對父女關係的研究也指出,青少女與父親的關係,與女兒學業成、職涯、工作成就與經濟能力成正比。父親主動積極參與女兒教養過程的家庭,女兒除了具有較高的學業成就外,在體能上的表現也較好,較能自我肯定、自信也較充分。女兒從大學畢業後,有較高機率在男性較多的產業中任職。研究也顯示,與父親關係較佳的女性運動員,具備較高的堅忍度、自律性、企圖心與成就。
身為心理師,無論是我個人的童年經驗,亦或是專業所學,我都了解父親角色對於女兒的重要性。
英國記者Sunny Hundal的著作《India Dishonoured: Behind a nation’s war on women》曾形容,印度是一個與女人為敵的國家。在這樣一個國家裡,瑪哈維亞如何訓練女兒成為金牌選手,正是「一個男人如何支持女性建立自尊,讓女人擁有選擇權」的過程。
2014年艾瑪華森提出了#HeForShe運動,強調的不是女性意識抬頭,而是兩性間可以打破框架,無需用刻板印象約束自己。如同影片中父親率先打破承襲已久的性別文化,使她們無需受困於性別枷鎖。《未竟之業》的作者Anne-Marie Slaughter也在書裡提到,女權運動的下一步是男權運動。
試想,如果你在以男性為主的社會價值觀底下,享有一些做自己的權力、自由選擇未來的權力、自由選擇婚姻的權力,你願不願意為你的女兒擔當?讓她享有一些「選擇權」,而非一定要成為「某種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