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一位名為維克利的廣告者,宣稱他可以讓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特定商品。例如看電影的時候多次快速閃過「喝可樂」、「吃爆米花」等字眼。戲院的可樂和泡米花銷售就會大幅增加!這是有那麼神奇嗎!? 選舉時看到的一堆候選人旗幟、各種曝光也是有效的嗎?
貝克米勒粉紅色被認為可以消除犯人的暴戾之氣,魷魚遊戲當中有好幾面牆壁都是漆成粉紅色,看起來還真有87分相似啊。
疫情期間大家有覺得正義魔人變多嗎?
疫情期間網路上常見只要有人做了些與眾不同的事,就很容易遭受到超乎尋常程度的批判,彷彿每個人的道德感都提升到MAX,看似距離人人是聖賢的境界已經不遠。
一般人總以為道德感是穩定的,不過從研究看來這會有短期波動變化,而且因為疫情的關係,還真的讓人的整體道德感提高了!
學了心理學就會很清楚地理解,人的判斷是容易出錯的,或者精確一點講,人類的判斷容易會有誤差的。
在面對這不一樣的結果時,很多人可能會雙手一攤說:「沒辦法這就是個別差異。」雜訊這一本書就是用簡單明瞭的方法來說明,這樣的誤差是可以分成幾個層次的,並不是很單純的個別差異。
誤差=偏誤+雜訊
防疫期間大家都要盡量待在家裡,這看起來很輕鬆,但實際上卻是很容易影響睡眠的。如果你整天宅在家裡一天兩天,甚至一、兩個禮拜,那麼你一天的活動量一定會比原來降低不少,因為在家裡活動的情況會大幅降低。聽到活動量降低很多人可能只聯想到會變胖,但更麻煩的是,這會讓生理時鐘的穩定性變差,持續下來就會讓睡眠也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