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過得開心嗎?當生活不如人意的時候,你能接納不完美或失敗的自己嗎?要如何過得幸福又充實,這個議題可以說是佛學與心理學之間一個很重要的交會。
本集專訪邀請到熊仁謙,一位佛教工作者、作家、YouTuber和Podcast 主持人,他長期致力於將佛學融入日常,幫助忙碌的現代人,在高壓生活中找到心靈的平靜與智慧。
「做人如果沒夢想,跟鹹魚有什麼分別?」-《少林足球》。對於這句話,你是認同,或是覺得刺耳有壓力呢?
本次專訪邀請到Vito大叔,分享如何用「設計人生」的思維,透過同理、定義、 發想、打造原型、測試修正,5個步驟打造夢想藍圖。不管你是有夢想、沒夢想,或是不敢有夢的人,都可以重新思考跟調整自己的人生方向。
有一些人很難識別和形容自己及他人的情緒,可能是有一種稱之為「述情障礙」的人格特質,是指一個人難以識別、描述和表達自己的情感,主要表現在:難以辨識和表達自己的情緒、缺乏想像他人感受的能力、偏好事實而非情感的思考模式。那麼述情障礙會對日常生活造成什麼影響?又要如何改善呢?
催眠到底是什麼呢?是怪力亂神?或是數到三,你就會相信自己變成一隻雞,還是一種控制別人心智的方式呢?
本次專訪邀請到黃天豪臨床心理師,破解5個與催眠有關的迷思,希望提供給大家一個比較正確的催眠理解和概念。
劉宥彤(Amanda),曾任永齡慈善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創辦台灣新創競技場。根據多年來輔導新創企業的經驗,分享在快速變化的創業世界中,領導者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心態和素質才能帶領團隊走向成功,以她獨到的觀點,指出許多成功領導者所擁有的三大能力。
胡展誥心理師在新書《情緒流動》中,揭示孩子多數的問題行為都來自背後潛藏的情緒議題,而流動的情緒能夠造就穩定的情緒,關鍵在於我們如何掌握情緒調節與流動。如果你對於不打不罵要怎麼教孩子感到苦惱,遵照兩大原則,讓親子彼此的內在情緒都可以像河流一樣自由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