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會在書上或聽名人提到的「接納不完美」,通常談得是人們自身多少有不完美之處,因此要去接納自己不夠美好的地方。可是如果這個不完美並不是來自於自身,而是來自於孩子的話,或者是其他不完美的人呢?通常看到不夠好的事物都會不想接受,甚至是想逃避,可是這樣子做對社會來說是最好的嗎?為什麼要接納跟同理他人,就因為很有愛嗎?透過訪談罕見疾病--龐貝氏症的個案家長,同時也是台灣龐貝氏症協會的理事長鄧慧娟,以及及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遺傳內分泌科的楊佳鳳醫師,來瞭解接納不完美。
學了心理學就會很清楚地理解,人的判斷是容易出錯的,或者精確一點講,人類的判斷容易會有誤差的。
在面對這不一樣的結果時,很多人可能會雙手一攤說:「沒辦法這就是個別差異。」雜訊這一本書就是用簡單明瞭的方法來說明,這樣的誤差是可以分成幾個層次的,並不是很單純的個別差異。
誤差=偏誤+雜訊
SOS指得是跳脫現狀(Step back)、重新定位(Orient)與自我檢查(self-check)。這技巧是藉由專注自身最重視的事來管理壓力,有點類似於你努力專心一致把某件事情做好。在專注的過程中,一定需要選擇一件事來集中注意力,同時避免自己分心。運用SOS進入專注狀態的特殊之處在於,你選擇關注的單一目標必須是此時此刻在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現在常常聽到很多人在談依附關係,像是焦慮依附、逃避依附的人對感情的處理態度會是什麼樣子。但這種依附關係是怎麼形成的呢?在心理學上的起源就是用來談感情關係的嗎,還是有不同的層面可以去理解與覺察呢?
人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分離,學會我擁有一段好關係、我值得被愛,進而形成安全依附。
趁我住院的這段期間,紀錄在這裡生活的點點滴滴,提供一些資訊給未來可能住院的病友,也希望可以讓大眾更明白精神病院裡的樣貌,減少大家對「精神病院」跟「精神疾病」的誤會。
但這篇文章其中最關鍵的侷限是,我只能以個人的身份主觀地描述自己入住松德精神官能症病房的經驗而已,沒辦法代表所有的精神病院,而每個人從病房裡經驗到、收穫到的都會很不一樣。期待點開這篇文章的你,能抱持這樣的觀點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