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人閱讀

面對奧客,你累了嗎?

別小看職場裡的「情緒勞動」

情緒勞動,是現代工作中常見卻容易被忽視的隱形負擔。無論是壓抑情緒以維持職場秩序,或面對奧客時的強顏歡笑,長期累積下來,都可能對心理健康造成傷害。理解情緒勞動的本質,並透過支持性環境、清晰的心理界線與工作中的意義感,能幫助我們在高壓情境中維持內在穩定,將壓力轉化為成長的力量。

當記憶成為證據,我們準備好了嗎

《認錯》冤案:心理學解析目擊者誤認

案件發生時,受害者必須依據自己的記憶來指認兇手,這是司法程序中再正常不過的一環。但心理學研究指出,記憶並非如錄影重播般準確,而是會隨著情緒、暗示與重複回想而不斷重建。人在極度壓力下,可能根據模糊印象做出錯誤的辨識,卻深信不疑。理解記憶的限制,是司法避免冤錯、實現正義的重要一步。

這一步,不完美也可以跨出去

不是等待,是創造機會:《極限賽局》帶來的行動思維

人們常以為,想再更好一步,需要更完整的計畫或更明確的方向。但很多時候,「那一步」其實是願意先做、願意多跨出去一點。
真正創造轉機的,不是完美準備,而是行動的累積、心態的彈性,還有持續下去的習慣。從多做一點開始,我們就有機會更靠近自己理想中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