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個,有目標、不屈不撓,遇到失敗挫折也不會喪氣、持續努力前進的人嗎?
今天分享的這本書《恆毅力》,作者安琪拉‧達克沃斯是美國知名的心理學專家,因為想瞭解為什麼成功人士可以對著目標努力不懈、持之以恆,而建構了「恆毅力」這個概念。
以下就透過書中內容,一起看看什麼是讓人跌倒後還願意站起來的心理韌性,又該如何從日常中慢慢練習出那份不輕易放棄的力量。
恆毅力是什麼?
如果用白話說明,恆毅力指的是:人會有一個主動想要追求的目標,並努力達成,而且在過程中,即使遇到挫折也不會被打倒,會很快地再站起來,持續前進。
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在生活中其實很難做到。考試考壞了,可能會覺得自己沒救了;被上司罵了,就想離職;和伴侶吵架,也會一氣之下想分手。
這些情況都顯示出,放棄是最簡單的選擇。一旦放棄,就可以不用承擔後續的情緒與壓力,好像一切都與自己無關了。
但如果選擇不放棄,就得繼續面對那些難受的感覺,甚至要在情緒低落的時候仍然理性思考、持續改進,這才是真正困難的地方。

「恆毅力」和成就有關嗎?
美國西點軍校,不是一般的軍校,每年都有上萬人申請,最後大概只有一千多人可以錄取。
而每年的新生訓練,被稱之為「野獸營」,在這個訓練過程當中,會有許多人因為太艱苦而退出。
因為想確認恆毅力的程度,是否可以預測成就,安琪拉博士最先研究的是美國西點軍校的新生。
她先讓所有新生在訓練前測試恆毅力的程度。接著,在野獸營結束之後,釐清退出者與未退出者的恆毅力程度有什麼不同。
結果發現,退不退出與一開始的學業成績、體能、智商、家庭社經程度等都沒有關係,最相關的是正是她所測量的恆毅力程度。
後來,她又陸續測量其他的領域,包括業務員、高中生、陸軍、老師等等。發現各個領域當中,恆毅力的程度都和成就有高相關。
因此,她認為要培養員工、學生和教養小孩,關鍵是讓他們在恆毅力上有持續的成長。
如何培養恆毅力?
安琪拉博士強調:這並不是一種靠天分決定的特質,很大程度來自後天的養成與練習。
雖然每個人都同時具備先天與後天的影響因素,但恆毅力構成上,後天努力和練習是相對比先天還要重要。
書中將「恆毅力」分為兩個核心要素:熱情與毅力。這兩者缺一不可,都可以透過後天培養。
1.熱情
熱情源自一點點的發現,加上大量的投入與深度練習。發現熱情的前提,是願意嘗試各種不同的事物,從中感受到興趣與可能性。透過長時間的專注練習與覺察,讓情感動力持續燃燒。
但熱情的維持並不容易。剛開始的新奇感會帶來強烈的情感動力,然而進入熟悉階段後,這股動力往往會減弱。
此時關鍵在於能否細緻地覺察其中的變化,從微小進步中再次激發新鮮感。這樣的自我覺察能力,是讓熱情長久的關鍵。
2.毅力
毅力是面對困難時持續前進的能力,而這份堅持常常建立在「控制感」之上。如果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曾有過獨自解決問題的經驗,就比較容易培養出自信與心理韌性。這樣的經驗會讓人相信:「我做得到。」
反之,若總是在不可控的情境中成長,就容易產生「習得無助感」,認為再努力也無法改變結果。
書中以動物實驗說明,曾經學會控制痛苦的老鼠,即使長大後遭遇困難,也更不容易放棄。這顯示出,面對挑戰的信心,是可以透過經驗所累積。

推薦閱讀:《習得安全感》:在動盪中打造內在穩定力量
每一步,都算數
或許我們不一定天生就是堅毅的人,但恆毅力是可以透過後天的覺察、努力與經驗慢慢培養出來的習慣與態度。
熱情讓我們願意開始,控制感讓我們在困難中不會完全失控。即使會懷疑、感到疲憊,只要還願意向前邁一步,我們就還在前進的路上。
走得慢沒關係,只要沒有放棄,就已經是種勇敢。用自己的方式,一步一步走向更靠近自己的那個目標。
哇賽讀心書,陪你聊聊書

恆毅力: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
作者:安琪拉‧達克沃斯
出版社:天下雜誌
*完整內容歡迎收聽「哇賽讀心書 ep.34|凡殺不死我的必將使我更強大,《恆毅力》養成勇者心智」節目內容
文章編輯/戴怡姍
執行編輯/陳亭君
哇賽讀心書 / YOUTUBE影片版

支持哇賽心理學
「理性中帶有溫暖,療癒中帶點知識」
心理學不只是在學校或醫院間被應用的知識,而是要帶到生活中讓更多人了解,融入生活的每一刻。
您的支持將幫助我們持續創作更多有價值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