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常常聽到很多人在談依附關係,像是焦慮依附、逃避依附的人對感情的處理態度會是什麼樣子。但這種依附關係是怎麼形成的呢?在心理學上的起源就是用來談感情關係的嗎,還是有不同的層面可以去理解與覺察呢?
這一集就邀請到這方面的專家,來瞭解依附理論的起源,以及其背後對於生命發展歷程的影響。
「人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分離,學會我擁有一段好關係、我值得被愛,進而形成安全依附。」
❤️本集大綱:
。小猴子會選布媽媽還是鐵媽媽?
。陌生情境來看嬰兒的依附型態
。安全 vs 不安全依附
。重點是” mother like figure”,這彷彿媽媽的角色
。依附、分離焦慮、失落,是構築人生的三塊積木
。”分離”不只是失去媽媽,還包含再一次得到媽媽的過程
。人透過不斷的分離,形成好的依附關係與自我價值
。童年的依附會形成個體的 內在運作模式,影響未來如何維持與他人的關係
。面對至親死亡,需要內在的重組才能與其保持有意義的連結
。製造分離焦慮和心不在的媽媽,是會對孩子留下創傷的
。從 關係的原點,去凝視自我和身邊重要的人
完整收聽可直接由此去: https://onyourpsy.soci.vip
關於書籍依附理論三部曲,詳細可見博客來:
https://bit.ly/3ol7t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