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真能療癒一切?關於創傷修復,我們該知道的事
「時間會療癒一切」聽起來令人安心,但有些創傷,會悄悄藏在身體與關係中,繼續影響著我們。如果發現自己仍是容易被情緒淹沒、難以建立連結、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值得被愛,也許是時候問問自己:是否需要更多支持?當你開始意識到它留下的影響、願意理解它,已經是在修復的路上。慢慢學習照顧自己,在需要時尋求幫助。穩定情緒、回到當下,有時就從一個呼吸、一句對自己的話開始。
「時間會療癒一切」聽起來令人安心,但有些創傷,會悄悄藏在身體與關係中,繼續影響著我們。如果發現自己仍是容易被情緒淹沒、難以建立連結、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值得被愛,也許是時候問問自己:是否需要更多支持?當你開始意識到它留下的影響、願意理解它,已經是在修復的路上。慢慢學習照顧自己,在需要時尋求幫助。穩定情緒、回到當下,有時就從一個呼吸、一句對自己的話開始。
許多人會透過自言自語來釐清想法或整理情緒。但是當這些對話充滿焦慮、責備或災難化想像時,可能讓人陷入反芻思考,越說越混亂。這時候,「說出來就會好一點」未必有效,若缺乏視角轉換與整理,只會讓情緒反覆打轉。透過心理位移書寫,從「我」到「你」再到「他」,我們能慢慢拉開距離,看見更多可能性。
拖延,是來自內在情緒與理智之間的拉鋸。它可以在事情計劃、行動、持續或完成的任何一個階段出現,讓人停滯不前。理解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內在感受,才是打破拖延循環的第一步。
我們每天都有情緒起伏,但有些情緒其實很難用言語清楚描述,「敬畏」就是其中之一。當我們遇見某些超越理解的瞬間,內心會泛起一種深刻的感動與震撼。這種感覺能縮小我們的自我、促進連結,甚至激發利他與合作。但敬畏的力量也需謹慎對待,否則可能在群體中走向極端。
你是否曾經夢見一些奇怪又真實的情境?
夢境經常被視為混亂無章的組合,但它也可能是內在情緒與潛意識的一種表現方式。沒有誰能給出夢的標準答案,真正懂這些夢的人,也許正是你自己。當你願意停下來傾聽,夢就可能成為你與自己對話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