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磚 心理系研究生
「……你可能一直認為生命是艱苦和充滿掙扎的,所以依據吸引力法則,你就會體驗到艱苦和掙扎的生活。現在就開始對宇宙吶喊吧:『生活是多麼輕鬆!生命是多麼美好!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向我而來!』」
上文是摘錄自朗達.拜恩(Rhonda Byrne)的《秘密》一書。跟其他自我啟發類書籍,如《積極思考的力量》一樣,這些書主張人們只要反覆閱讀和認同這些自我正面字句(positive self-statement),就會變得幸福快樂又美滿。先不討論吸引力法則是否有著偽科學的嫌疑,近來社會開始反思和審視正面思考——如《快樂工業》及《失控的正向思考》——探討這些自我啟發書籍的內容會如何影響人們的心情,也成為心理學近年的研究專題之一。
為了研究正面字句如何影響人們的心情,以及自我正面字句怎樣在華文社會裡產生效用,來自香港的學者June Yeung和Vivian Lun邀請了284位大學生進行實驗,將他們隨機分為以下四個組別,分別是:
- 閱讀正面字句
- 聆聽正面字句
- 閱讀中性字句
- 聆聽中性字句
分別在閱讀或聆聽的前後測量並觀察情緒變化,同時也會請他們填寫基本需求滿足度(need satisfaction)的量表,以瞭解其健康狀況和滿足基本需要的能力等等。
在組別一、二當中,參與者會分別閱讀或聆聽相同的20個正面句字,都是從《秘密》一書摘錄出來的,例如:「生活是多麼輕鬆!生命是多麼美好!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向我而來!」、「我感覺好棒,我感覺真好」。而在中性組的參與者,則會分別閱讀或聆聽20句跟自我概念無關的社會信念句字,例如「大部份的災害也是能夠被預測的」。
為了避免任何期許所導致的效果,參與者們只是被告知需要閱讀或聆聽句字,情緒也是用間接的聯想判斷問題來測量——由於當人們在愉快的情緒時,傾向作出一些正面的聯想例如:友誼比較容易被維持、戰爭比較少會發生等等。研究當中,利用前人所設計的一式兩份情緒聯想問卷,在受訪者不知情的情況下,間接地測試閱讀/聆聽句子前後的情緒變化。
研究結果顯示:閱讀《秘密》一書中正面字句的組別,參與者閱讀後的心情稍微變差一些,特別是對那些基本需求較無法得到滿足的人(基本需要量表裡得分較低),他們的心情更是差了很多。相反,聆聽正面句字的人心情卻輕微變好了。閱讀或聆聽中性的字句則沒有顯著的情緒變化。
為什麼讀了正面字句後心情反而變差呢?因為人們看到這些字句時,會去比較他們的自我概念以及該字句所提倡的理想自我概念。根據自我差異理論(self-discrepancy theory),當實際與理想的自我差太遠時,這樣的差異就會引起憂鬱或不安。情況大概就像這樣:明明我已經付不起租金了,你還在跟我說「生活是多麼輕鬆」?
對於無法滿足基本所需的人來說,自我正面字句所帶來的反差就更大了。至於聆聽這些正面字句的時候比較不會有種負面效果,可能是因為在聆聽的環境下,人們只會大約理解到字句的內容,而不會詳細地跟自我概念作出比較,因此心情才會稍微變好。
這個現象或許能夠解釋為甚麼南韓的麻浦大橋改名為「生命之橋」,並加上正面勵志的標語後,在大橋自殺的數字卻不跌反升啊。下次看到朋友不開心的時候,先別急著傳勵志正面的訊息鼓勵對方,考慮一下對方的實際狀況,再向對方表達關心和慰問吧 <3
參考資料:
Yeung, J. C., & Lun, V. M. C. (2015). When self-help materials help: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self-discrepancy and modes of delivery of positive self-statements.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1-10.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