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海默 海洋之心部落格格主
關於為什麼要唸書,如果你仍存有疑惑,不妨讀讀看,再想一想。
《築夢的手紙屋》是日本國民作家喜多川泰寫給學生的升學指引與人生方向,由於「手紙」在日本是書信的意思,而這本書便是透過一個高中的女生和花對自己未來感到茫然,對讀書感到厭惡,更因此與父母產生衝突。在狀況越演越烈的情況下,末了她選擇聽從哥哥的建議寫信給「手紙屋」。「手紙屋」會針對寫信來的人,因應其需求,解答其人生困惑。而有趣的是他所要求的報酬是,如果當事人因為這些信成長、成功的時候,就要還給「手紙屋」自己認為相應的報酬。
由於故事的主角和花的處境與許多年輕人相仿,所以這本書的內容也就極易引起共鳴。尤其是一開始所挑起的提問:「為何要唸書?」,更是打動了許多學生的內心。對學生來說,唸書被認為是職責所在,非唸書不可更是時時刻刻被提醒與要求的責任。尤其是大部分的人鮮少是用鼓勵的方式來讓學生或者孩子唸書,反而較多採用威脅的方式,諸如,如果不唸書會考不上大學、如果不唸書以後會找不到工作,可是這樣的背後,不僅讓學生對唸書越發產生反感,更窄化了唸書的意涵。唸書難道就只為了考上好的大學、找到好的工作。
書中提醒著唸書的原意該是「獲得並傳承從古至今地球上的人類所經驗、發現,並流傳下來的美好知識及智慧。」那該是迷人的,那也該是有趣的,可是當知識的學習被分數所綁架,往往逐漸失卻了原有的意涵。而且唸書的意涵還不僅止於此,書中寫著:
「人類從原始時代開始,就一直承襲和學習著前人的經驗和發現。也就是說,我們透過「唸書」和「學習」獲得了先人的智慧,進而磨練自己,讓今天的自己不同於昨天,並且不停的重複並累積這樣的改變。就是因為人類能以這樣的方式建立文明,才得以和其他動物有所區別,不是嗎?我們將這種其他動物無法做到的智慧傳承,稱為『唸書』。」
「讓今天的自己不同於昨天」,這是一個饒富深意的書寫,也讓人對於唸書與學習有了更深的體悟。書中透過磨練的概念書寫著唸書的另一個面向,也許除了學習的喜悅,還有面對辛苦的態度。亦即,學習原就會遇到瓶頸,想要克服瓶頸就得要具備耐力,而克服完這個瓶頸,還會有下一個,就在一一克服的過程中,不僅培養出耐力,更建立起自信。有了自信,人越發可以活出自我。是故對於任何一個生命來說,唸書所具備的功用絕不僅止於考上大學,而是培養耐力、累積自信與活出自我。更有甚者,唸書可以讓人更理解他人的想法,並且擴展自己的視野。而這所有的功用,端視你如何看待唸書這件事,如果只是將唸書看成考上大學的工具,那麼所得也就僅剩下如此,相反地若能採用不同的心態,那麼所得將遠遠超乎想像。
而另一個總讓年輕人感到迷惘的議題,就是「我到底為了什麼而存在」。找尋人生的意義原就是一生的課題,可是現實的環境乃至科系的選擇彷彿逼使年輕人得要在那尚稱稚嫩的年紀,回答這樣的答案。書中用雕刻木頭來譬喻,著實耐人尋味:
「還在念書的年輕人都像是手上有一塊還派不上用場的木頭,而他們正在刀削它、磨它、或改變它的形狀,試圖賦予它存在的意義。然而過程中,他們會產生這樣的迷惘:『『我』這個材料真的應該是這麼塑造的嗎?』畢竟手上拿的是「自己」這塊木頭,每個人當然都希望能將它變成一件偉大的作品。當這個念頭越強烈,過程也就越艱難,讓人常因此感到沮喪,並且開始產生這樣的疑問:『我想做的真的是這個作品嗎?』於是半途而廢。結果他又回到了一開始就找不出存在意義的狀態,然後繼續煩惱:『我究竟是為何而存在呢?』」
因為內在對於雕刻「自己」這件事十分看重,於是變得遲疑惶惑,那近乎完美的苛求,更是容不下任何的過錯與迷惘。可是,就是因為那獨一無二的想法,就是恐懼無法重來的狀態,於是反倒造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半途而廢。那乍看之下的弔詭,其實源於不斷想去確認原就難以確認的狀態,不斷想去否認關於變動的必然。面對這樣的狀態,書中提出一個跳脫原有框架的思維,亦即「不要把自己當成一塊木頭,而是應該想說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等待被雕刻的木材。」這裡頭傳遞出一個極其精彩的觀念,一個人的存在價值不只一個,人可以賦予自己多個存在意義。甚至透過不斷地積累與整合創造出真正獨一無二的自己。
在這樣的思維之下,重要的是如何累積自己的能力。所以書中特別提醒著「堅持」的重要。當選定了一個目標,就要想辦法堅持下去,達成之後,自然就會朝著下一個目標前進。而人生就在那不斷前進的過程中,慢慢形塑出一個又一個的自我。更在那過程裡,持續地賦予自己人生各種意義,也逐漸建構出難以取替的自我認同。當然這說來容易,可是執行的過程中,仍不免困難重重。遇到挫折時,想要放棄、逃走的念頭,往往不斷湧現,而這時最重要的關鍵是「意志力」。而值得深思的是,作者也在這時將焦點拉回唸書,因為想要一直保有強烈的意志力,唸書恰巧是最適合拿來鍛鍊的工具。
當然這裡頭還得去檢視為何一開始會對事物產生興趣,這吸引力從何而來。畢竟那是個開端,那是個力量。作者一再強調,成功的必要條件不是方法,而是行動。得要有行動,才有意義,才有累積。於是書中將焦點轉回什麼是「無論如何都想做的事」。作者提及:
「當我們還小的時候,只要覺得愉快,臉上也會堆滿笑容。漸漸的我們會認為「能讓我們笑的事」就等於『快樂的事』,於是開始尋求這類的事物。但是就算我們再怎麼努力去尋求能讓我們大笑的事物,也無法讓生命變得快樂,反而可能越覺得空虛。就像妳所說的,『快樂』其實是當我們沉迷於某件事物時自然會有的感受。所以那些尋求「能讓自己笑的事」的人才會找不到真正的快樂。他們往往要等到長大了,才會發現這個道理。」
「沉迷」正是興趣之所在,可是那往往得要投入之後才能逐漸醞釀而生。如果沒能順利找到心之所繫的事物,那麼也別要讓時間荒廢在等待裡。一如前述,行動才是改變與累積的關鍵,可是行動背後的想法往往會影響行動的狀態。作者提及:「人往往會將自己的行動下意識的分成『想做的事』和『該做的事』」。而且不光如此,人對於自己想做的事會感到「快樂、喜悅」;相反地對於該做的事,則會感到「不快、無聊與痛苦」。
對兒童來說,因為對世界充滿好奇,而且時間的壓力感較低,所以有很大比例的心力都放在「想做的事」。而對於大人來說,生活的壓力不可避免地將「該做的事」拉上舞台。書中特別提及高中生正處於過渡期,想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卻也開始明白自己無法逃避該做的事。這樣的拉扯,釀就他們對未來的不安。然則這卻也是一個盲點,如果是因為對未來感到不安,才投入唸書準備升學。那麼就容易養成沒有危機感就不行動的習慣,那是被動的行動,而非主動的學習。所以作者直接點出「該做的事」絕不等於「不得不做的事」。書中如是寫著:
「該做的事」,其實是「未來的自己希望自己現在做好的事」。也就是說,我們的時間不是用來「滿足自己現在的需求」,就是用來「滿足自己未來的需求」。不管哪一種,其實都是用來做自己想做的事。
「滿足自己現在的需求」與「滿足自己未來的需求」這樣的分野打破了原本的框架,也讓人以新的視野來看待事情,至少在心境上給出了更能接受的理由。為何心境如此重要,那實在是因人們對於自己能夠接受的事情,往往有更高學習力與行動力。書中以記憶來舉例,人對於感到有興趣的東西往往能有較高的記憶力,還會試著把眼前的事與過去的經驗知識串連起來。相反地則往往容易掉入反覆背誦卻仍事倍功半的挫折裡。
心境如此重要,所以作者特別談及透過「想像力」與「創造力」來翻轉現實的狀態,那所凸顯的是喚醒興趣,提高動機。背後所期許的仍是持續往前踩踏人生的步伐。誠如《青春第二課》一書中所提及的:「青春是一個極度混亂、騷動,讓人感到非常迷惘、徬徨與挫折的人生階段。」生命中許許多多的應然,不知不覺中變成各式各樣的框架甚或是牢籠,於是想逃的念頭總是不斷地在腦海中湧現。尤有甚者,在這樣的年紀裡,自我逐漸萌發,於是不甘被形塑的心態,更成了否定機制的溫床。殊不知在那不斷「否定」裡,往往會打亂原有的腳步,甚至停滯不前。甚或為了安撫內在的不安,不斷地告訴自己,當找到了方向,就會大步邁開步伐。可問題就在於,停滯不前如何能找到方向,方向總是透過前行中不斷地摸索與修正而逐漸明晰。
是故如何擺脫否定的桎梏,如何找回前行的動力,就得靠「想像力」與「創造力」來翻轉。想像生命期待的樣貌,甚至是努力地想像著美夢成真的生活,而非在若有似無中丟失了夢想所具有的吸引力。莫要忘了,越強烈而具體的去想某件事,它就越有可能被創造出來。再則透過想法的改變,也能排除原有的障礙,喚回渴望成長與學習的初心。最末,別忘了前面所提的「意志力」,持續前行,將能發現、追尋、實現屬於自己的、獨特的生命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