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順應天性的完美主義是一種優勢

《內在恆定》「完美主義」也能成為優勢

完美主義,可以不是問題,也不必成為壓力的根源。當我們願意重新理解這份「完美」,並以溫和的方式回應,它便能轉化為支持前行的力量。從自我疼惜,到活在當下、慶祝每一次努力,在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成就感。真正的完美,也許不是毫無瑕疵,而是願意看見此刻的自己仍值得肯定。

你是「完美主義者」嗎?

你是否曾在某個時刻,因為「不夠完美」而遲遲無法展開行動?

或是對自己總抱持過高的要求,經常感到好累、好有壓力?

完美主義乍聽之下似乎是個好特質,代表自律、負責以及對細節的在意。但這份追求若過了頭,反而可能成為生活中的一種負擔。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內在恆定》,作者是紐約執業心理師凱薩琳.摩根.舍弗勒。她用專業與同理的角度,帶我們重新理解完美主義,並提供實用的方法,讓這份特質成為助力而非阻力。

「適應與否」是關鍵

根據研究指出,如果能夠與自己的完美主義和平共處,適應它、順應它,往往可以帶來更穩定的內在狀態與正向的生活感受。

舉個例子,一位適應性完美主義者在面對工作挑戰時,能夠積極應對,保持良好的心態,晚上也能安心入睡;而一位不適應性完美主義者則可能會因為工作中的小失誤而過度自責,壓力大到難以入睡,長期下來影響健康。

所謂適應性完美主義者,內在狀態通常是穩定而自信的。他們希望外在表現能夠與內心的感受一致,這樣的一致的感受會讓他們覺得更加真實、自在。

相對地,不適應完美主義者往往缺乏安全感,過度在意外表或他人的評價。他們試圖透過外在的表現來填補內心的不安,卻仍無法帶來真正的安全感。

所以,完美主義若能被妥善理解與運用,不僅不會成為負擔,反而有更高的自尊、合作精神與生活滿意度。

適應與不適應的分水嶺:自我疼惜

許多人會誤以為,完美主義代表對自己有高標準,選擇自我疼惜反而等同於放縱。

事實上,自我批判和自我要求這些看似有效的動力,卻常常損害自信,讓人害怕失敗。

真正的自我疼惜是一種對自己負責任的態度,讓我們能夠平衡短期享樂和長期健康。這不僅能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還能讓我們在面對挑戰時有更好的狀態去應對。

舉個例子,想像自己是疼惜孩子的父母。你不會讓孩子吃太多的冰淇淋或看太多的影片,而是會鼓勵他們均衡飲食,多吃蔬菜,多看書,希望孩子的成長是愉悅且正向的,這正是自我疼惜的觀點。

懂得疼惜自己的人,會知道適時放鬆、照顧健康,反而能讓自己走得更遠。不會因為一次失敗就全盤否定自己,而是跌倒後有能力再爬起來。


推薦閱讀:正念療癒:讓痠痛教你如何疼惜自己


駕馭完美主義,掙脫束縛

當我們認識到完美主義的潛力,並學會善待自己,下一步就是把這份特質融入生活中,用更溫柔的方式去實踐它的力量。

以下這兩個日常步驟,幫助你與「當下」重新連結,發揮完美主義的力量:

1.活在當下,就是最真實的完美

完美主義者經常把目標放在「未來」,總想再更好一點、更完整一點。但這樣的專注,若忽略了「此刻」,會讓生活只剩壓力,少了滋味。

適當的放鬆和休息對完美主義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活在當下,學會臨在,才是找到真正完美的重要途徑。

把注意力帶回「當下」,無論是與家人共處、靜心喝杯咖啡、午餐後散步感受陽光——這些小小的時刻,都蘊藏了真正的完美。

當我們不再被未來的焦慮和過去的遺憾所困擾,你會發現當下的每一刻都是那麼完美而珍貴。


推薦閱讀:《好好休息》心不累、身體不疲憊、大腦不報廢的好眠人生實踐法


2.慶祝努力的自己,讓過程也被記得

在完美主義者中,有個常見的模式,就是在追求完美時不斷地自我問責。

總是看著下一個目標,卻忘記自己已經走了多遠,這會讓你一直感到「還不夠好」,忽略了過程中那些值得鼓勵的時刻。

所以,學會慶祝吧!無論是一場努力派對、一頓豐盛的晚餐、去海邊看看海,或是在社群上分享小小的成就,這些都是讓你看見自己努力的方式。

只要是平時不會經常做的事情,但能讓你感到開心和放鬆,都可以作為慶祝的一部分。

慶祝不是炫耀,而是一種自我肯定,也是一種練習,是你練習告訴自己:「我正在前進,而且已經做得不錯了!」


推薦閱讀:《解放時間》找回生活主導權,你的時間你做主!


美也可以很溫柔地追求

完美主義不是必須擺脫的敵人,而可以是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人的好夥伴。

而當我們學會善待自己、活在當下,並記得肯定每一段努力的旅程,就已經走在一條屬於自己的成熟道路上。

我們不必強迫自己放下對完美的渴望,而是要學會以更自在的方式去擁抱它。

真正的完美,也許不是把一切做到極致,而是在每一個當下,選擇理解自己、照顧自己、肯定自己。在追求中,也能感受到內心的寧靜與滿足,那就是屬於你的完美。


哇賽讀心書,陪你聊聊書

完美主義 書封

內在恆定:順應天性的完美主義是一種優勢

作者:凱薩琳.摩根.舍弗勒

出版社:感電出版


*完整內容歡迎收聽「節目名稱 ep.39|《內在恆定》讓完美主義成為你的超能力」節目內容

文章編輯/戴怡姍
執行編輯/陳亭君

哇賽讀心書 / YOUTUBE影片版

哇賽心理學LOGO

支持哇賽心理學

「理性中帶有溫暖,療癒中帶點知識」
心理學不只是在學校或醫院間被應用的知識,而是要帶到生活中讓更多人了解,融入生活的每一刻。

您的支持將幫助我們持續創作更多有價值的內容!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