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談:陳鈺閔臨床心理師/放心心理治療所
了解正向教養並不是在否定現在的教養方式,而是學會更多的可能方法來讓父母做選擇。
什麼是正向教養?
講到正向教養,讓人直覺聯想到是不是就是愛的教育,不能打不能罵、爸媽不能生氣,那到底要怎麼教小孩?這應該叫做忍耐教養吧…,正向教養到底是什麼呢?
正向教養是以阿德勒心理學為基礎發展的一種教養法;它結合了大腦功能和發展階段的知識,讓我們更了解每一個技巧對孩子大腦發展的影響。許多研究都顯示出,這樣的教養方式可以讓孩子更有自主思考、判斷跟負責的能力。「正向」的英文是positive,有人翻譯成正面、積極,也可以解讀成「強調一種正向的態度」,是可以隨時落實在生活中的風格,教我們如何跟孩子合作,共同、主動地創造正向與成功的經驗,所以也被稱作積極教養。
為什麼要正向教養?
正向教養提供在傳統教養之外,另一個有效的教養方式,如果說溺愛和處罰是傳統教養常見的兩種模式,那麼合作和主動就會是正向教養核心的模式。雖然說許多人仍然在傳統教養下長成了「好棒棒」的大人,但是現今社會結構的複雜度已經跟以前不一樣了,正向教養提供的方法,可能更適用於現今的親子互動。
傳統教養的溺愛與處罰
傳統的教養在以前的時代之所以適用,是因為過去孩子是有很多的時間和機會從經驗當中學習如何謀生或是其他基本生活技能。但是現在的環境和要求變得更複雜,順從不再是典範,生活步調也變得更快,沒有那麼多時間讓孩子去嘗試,於是大人不希望小孩花時間犯錯,出錯父母還要花更多時間收拾善後。這似乎是父母的共同焦慮。所以溺愛跟處罰就演變成現在最常見、最有效率的方式。
溺愛是我們有時候會太想要保護孩子,讓他免於挫敗和失望,所以就會忍不住幫他做他該做的事情,扛起他應該要負的責任。被過度保護的孩子常不需要出太多努力就可以得到他想要的東西,沒有辦法從自己的貢獻當中得到價值跟歸屬感(例如,我為這個團體、這個家裡奉獻了什麼,然後得到大家的肯定)。尤其是在比較保護的情況下,就少有機會學習遇到困難的時候如何調適挫敗和失望的心情,所以會變得比較依賴、害怕挑戰、容易放棄,然後家長可能又反過來怪孩子耐受度差、挫折忍受力差。
那處罰呢?不可否認,處罰是短期內制止不當行為最快而且最有效的方法,而且我們會認為這樣做是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但其實孩子大部分只是被你嚇到而已。孩子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反正知道媽媽就是好兇。所以這種情況下家長往往不得已越兇、處罰越重,因為孩子越不怕了,直到家長狠不下心沒有辦法。且當孩子出現不當行為的時候,家長常會有一種非理性的信念是「我當下不做點什麼,就好像沒付到教養的責任,變成好像是另一種放任跟溺愛」。溺愛與處罰,應該不是沒有做到這個就等於另外一個,它們並不是這樣非黑即白。
正向教養的合作與主動
就先前段所述,可以知道正向教養強調「合作」、「主動」的態度,可以先回來想想,就我們熟悉的教養方式,為什麼會忽略這些態度呢?
據研究指出,孩子的歸屬感和價值感是在發展中的重要指標,所以讓孩子感受到情感的連結,知道自己是被接納、被愛,而且可以肯定自己的價值的時候,他就有能力和動機去建立行為規範,進而發展出良好的品格跟生活技能。反過來說,當孩子出現不當行為時,只是冰山的表面,冰山的下面才是不當行為出現的原因。當我們透過處罰修正這些不當行為,就像削掉冰山的一角,雖然短期內冰山變小了、好像有效,但是長期來看會發現問題好像越來越多。那是因為不但核心的問題沒有被解決,透過處罰這種方式還會讓人失去歸屬感和價值感,造成更多的權力鬥爭和反抗的念頭,這座冰山就會繼續擴大並且浮上來。對父母而言,也會反過來覺得自己的處罰或管教是不是沒有效。所以當父母用合作性的態度跟孩子互動的時候,去理解他的困難,陪伴他一起解決問題,他較不輕易覺得自己是被否定的,會覺得自己是被愛的、是有價值的。有了概念之後,那我們該怎麼做呢?
例子1:「禮貌」要怎麼教?
舉例來說,過年時會有較多的家族聚會。長輩這時通常會要求小孩要有禮貌,看到親戚要問好。像這種情形「禮貌」該怎麼教呢?家長都希望小孩也是有禮貌的,但又不想當個碎碎念的家長,這時候正向教養如何解這個局呢?
我們先了解一下這個情況如何產生。當長輩期望小孩問好,而說出了「見到人怎麼都不問好」的時候,我們會有被命令和被責備的感受。因此當小孩聽到之後,可能會不情願地打招呼,然後默默躲回房間,因為心情不好就不會想要跟大家有互動,在這之中他不一定學習到打招呼就是有禮貌。對順從性高的孩子來說,通常會願意照著指令做,可是下一次當家長沒有提醒時,他一樣不會開口;對自主性高的孩子來說(例如青少年或是年紀較大),可能會覺得家長那句話讓他丟臉、沒面子,反而嘴巴就閉得更緊,甚至引發新一波的親子衝突。
不管是什麼情形,上述的做法聽起來都離「禮貌」很遠。這就是為什麼常在教養的過程中,讓家長和孩子都感到很挫折的原因之一:我們常不自覺地把教養的成功與否,設定在訓練孩子聽話、順從和配合指令,糾結在「孩子不聽話=我不會教小孩」,形成一個負向迴圈。而這樣的孩子不但會失去自主思考的能力,可能還會想辦法反抗,也逐漸形成「我就是沒有能力的」、「我是不被愛的才會一直被唸一直被罵」的負向自我概念。
如果回到正向教養的角度:合作和尊重。首先,我們要先相信孩子是有能力知道自己應該要做什麼,所以會建議家長在當下可以先給孩子一點時間,由自己先跟長輩問好、做一個好的示範,然後再給孩子一個暗示的眼神和微笑;如果孩子還沒有抓到你的暗示的話,這時候就可以用一些具啟發式或賦能的句子來說,像是「看到長輩時要說什麼呢?」,語氣非常重要,酸的語氣和引導式的語氣對於孩子來說是很敏銳的,且也要看每個人跟孩子之間的風格和默契,例如若跟青少年這樣講,不見得會適用。在此時家長給孩子的是一個問句,他會開始思考、整合過去的經驗和知識(例如,像是媽媽以前怎麼教我的、我以前遇到這種事情是要做什麼才是對的)。透過這樣的歷程,孩子可以感受到家長的信任,因為家長是交給他去做判斷,他感覺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如果他後來有想到可以怎麼做的話,這種成功的感受就會更深刻;且在這個過程中,他之所以可以主動打招呼,是因為他已經思考過行為的意義(例如,這可能代表我是有禮貌的),而不只是為了配合指令、避免挨罵。
身為家長,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心急,是不是有時候是自己太焦慮於「孩子沒有問好=不禮貌」,然後又「孩子沒有禮貌=我不會教小孩」?為了要緩解這樣連結帶來的焦慮,所以就先責備了。可以讓自己等待一下,或做個示範、換個啟發性的問句看看,或許會有些不同的效果。檢視自己的焦慮的同時,記得再次的提醒自己真正的教養目標是什麼,避免讓自己糾結在當下的挫敗感。如果我們在意的是禮貌,可以思考的是,孩子這個時候沒有打招呼就完全代表他沒禮貌嗎?有沒有什麼原因使他不願意打招呼?本來就比較害羞?不知道該怎麼說?根本不記得他是誰?這些都不是急於一時可以解答的問題,不妨可以找個獨處的時間,試著用剛剛的啟發是問句,來了解一下小孩的想法和困難,找出可能的原因。也告訴他為什麼你打招呼是很重要的,這跟禮貌有什麼關係,在共同討論下一次可以怎麼做。或是如果你真的很在意這件事情,也可以在事前先討論好計畫,那麼在這個歷程當中,不但讓孩子學會禮貌,親子關係更深化了,也強化了孩子思考的能力。如果孩子真的跟對方打招呼了,記得立即回饋孩子的好行為,給他一個讚,或是一個肯定,讓他知道他做了一件對的事情。
例子2:「拖延」要怎麼改?
另一個例子是,放學回家之後,孩子對於自己該做的事情不斷拖延(或早上上學前拖拖拖拉拉)。家長會期望孩子在時間內把該做的事情完成,但當孩子不斷地再拖延、看電視的時候,一開始家長還可以好聲好氣的說,可是到後面就會忍不住提高音量,搞得氣氛不好。那像這個狀況,正向教養會怎麼辦呢?
這個例子就很像傳統教養中,不斷地利用催促(快一點!)、責罵(你怎麼那麼懶惰!)、威脅(再遲到我就要扣你零用錢!)甚至利誘(趕快起床等下就買奶茶給你!)的方式,想讓孩子來達成目的。若獎懲有確實的被執行,也許短期之內有效果,因為孩子可能為了避免處罰、得到獎賞去配合,但是長期來說,親子關係在每天這樣吵鬧的過程裡會有磨損了,孩子也沒辦法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一旦家長不處罰、不給獎勵,孩子就會失去繼續努力的動機。久而久之家長就會開始懷疑「準時上學不是我的事,為什麼都我在努力,孩子都覺得不要緊?」,孩子也會理所當然的認為這件事情是家長的責任,遲到了就跟老師說因為爸媽沒有叫我起床、騎車太慢等。
回到正向教養的概念,可以想一想,孩子在這個階段所需要建立的良好品格跟技能,都是從零開始學,不是一時之間就可以學會,需要透過每一天逐漸去養成,不斷累積才能看到成果。從合作和自主的概念來看,建議可以邀請孩子一起討論生活作息表,目的是讓孩子有主動思考和參與決策的機會,不是爸媽怎麼說我就怎麼做。當孩子有權利參與時,會提高願意執行約定的動機,也比較不會耍賴。當然訂完作息表就每天按表操課是困難的,在過程中家長也要不斷地使用啟發式和賦能式的問句,來幫助孩子建立這個新的習慣。例如「根據我們一起訂的生活作息表,你現在應該要做什麼呢?」;或是當遇到困難有好幾天無法執行,或某個步驟都失敗的時候,可以一起討論困難點、調整方式,或是在過程中可以給予什麼協助。中間過程也會需要做滾動式的修正,讓孩子知道其實是有彈性的,當做不到時,可以做一些調整和改善,而不是做不到就好糟糕、好失敗。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孩子思考、討論,讓他發展出自主性,也發展出相信自己做得到的自我效能,而且孩子也會比較知道可能的問題點,學著去判斷問題和修正。因為整個過程是很細緻的,執行起來需要時間與心力,不過相信會很值得。
如果家長自己不小心先犯了錯,該怎麼辦呢?人都會犯錯,教養中也是如此,而犯錯是可以被修復的。首先的第一步,建立情感的連結,主動邀請孩子坐下來,聊一聊關於剛才發生的事情(例如若不小心大聲責備孩子,可以說「媽媽剛剛跟你說話很大聲,我覺得很抱歉,那是因為我今天過得很不順,回到家之後又看到你沒遵守一起訂的約定,所以我一時無法控制情緒。媽媽想要跟你道歉,我下次會努力好好的跟你說」)。在建立情感連結之後,才有一個重新導向不當行為的契機,可以同樣用啟發式、賦能的問句:「那我想要知道你覺得餐袋應該放在哪裡呢?根據我們一起訂的作息表,這個時間你應該要做什麼?」。家長也在示範錯誤是難免的,重要的是要為自己負責,在真誠的道歉後,關係都是有機會被修復的,情緒也是可以被討論的和調節的。
還是好困難
回到家長的角色,聽完正向教養當然會覺得好棒喔,但內心也可能會覺得很矛盾,因為當生活中充滿大大小小的壓力,還要做這些反直覺的事,真的很困難。家長在自己的壓力和正向教養之間,可以怎麼調整心態呢?
正向教養確實是反直覺的,不是我們第一時間本能會做出來的反應,所以並不容易,需要花時間學習。每個人在扮演教養的角色、培養教養的能力,這些其實都是學習來的;在陪伴孩子的歷程當中,我們都在嘗試,也都會有挫折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就算遇到挫折,還是要保持一個正向的角度,對自己和孩子都保持信心。
在感到沮喪失望的時候,不要先急著否定自己。在教養的過程中經歷到很深的挫折,常也是因為家長失去了屬於自己的歸屬感跟價值,例如教養辛苦不被認同、他人對於自己教養的方式指手畫腳,家長可能會覺得自己並非社會價值中所謂的好家長。又或者跟孩子互動的過程中,缺乏正向情感的回饋,跟孩子的感情越來越疏離、甚至是對立,也會有失去歸屬感跟價值感的感覺。所以如果我們對這些有所覺察,就可以想辦法透過與人產生連結的方式,找回價值感跟歸屬感。試著看見自己和孩子的努力還有一些微小的進步,尋求伴侶、家人與同儕團體的支持,我們也很推薦可以跟心理師聊一聊,因為心理師總是可以陪你一起看到你已經做得很好的地方。
最後,了解一個新的教養方式,並不是對於你現在教養方式的否定,只是想要提供另外一種選擇跟可用的資源,讓你可以試試看,越多資源越有彈性。完美的父母並不存在,但我們都可以去學習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