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小磚、程志文 心理系研究員
大眾自我啟發的讀物是否有效,這個議題近來開始受到心理學界的注視。有研究說對於低自尊心的人不一定有用,而在華文社會的研究則指出對於基本需求不被滿足的人,閱讀自我激勵文句之後心情更差。除了效用之外,學者們開始指出這些讀物有著受害者責難(victim-blaming)的潛在問題。
當一種情緒狀態被視為意志的產物,人們就會傾向以責罰式的心態去看待受困擾的人。若然單純改變自己的想法、令自己的想法變得正面就能解決問題的話,負面想法的出現就會歸咎於憂鬱者的意向和動機,而憂鬱者身處的社會狀況(如戰亂、疫病等等)或是不能夠控制的自身狀況(如某些身體或精神障礙)則會被忽略。換句話說, 憂鬱者所受的困擾會被看成是自己造成的,而使用自我激勵方式可能會在潛移默化中發展出這類思想。雖然這個隱患受到各界的關注,但卻鮮有研究驗證單向地接收自我激勵類讀物對受害者責難的影響。這個潛在的社會問題近來在華文社會也得到了實證的支持,並發表在《正向心理學期刊》。
越喜歡自我激勵,越會有受害者責難傾向
香港嶺南大學的June Yeung和Vivian Lun首先詢問了一群大學生自我激勵文句使用的傾向以及他們有多大傾向會責難憂鬱的人(下稱受害者責難)。自我激勵文句使用的傾向是指詢問受訪者認為「我的感覺很好!」之類的正向句子有多實用;受害者責難則是指多大程度認為憂鬱者的性格惡劣。
結果發現:自我激勵文句的使用和受害者責難傾向之間呈正相關。換句話說,愈是認為那些激勵文句有用的人,就愈是傾向責難憂鬱的人。然而,相關關係並不代表因果關係,接下來他們做了數個實驗,來測試單向地接收自我激勵類讀物會否導致受害者責難。
相信正面激勵一定有效,會傾向歸咎於個人
為了更貼近自我激勵類的讀者群,研究者招募了社區樣本作為研究的參與者。在第一個實驗中,透過操縱「能否利用正向文句改善情緒」來觀察單向地接收自我激勵讀物會否引起受害者責難。所有人會隨機被分配到兩個組別——支持組及褒貶混合組。在支持組會讀到「正向文句使人心情變好」的說法得到實證支持;而在混合組則會讀到正向文句只對某些人有用,對某些人則沒用。結果顯示,支持組比混合組的人在受害者責難傾向上顯著地更高,換句話說當閱讀到的人認為正面激勵一定有效的話,就比較會去把責任歸咎在個人因素。
接下來的兩個實驗,他們比較「自我激勵」和「自我慈心」文句類型對受害者責難的影響。在自我激勵的組別中,參與者閱讀是強調自身快樂的內容——如「感到正面就會吸引正面的東西,要向宇宙大喊:我感覺真好!」;而自我慈心組別的參與者則閱讀重視覺察和體諒自身的痛苦的內容——「試想像一個令你感到困窘的事件,嘗試跟自己說:其他人也有相似的感受,我並不是孤單一人。我們都是掙扎過活。」兩組人都會閱讀到那些文句有得到實證支持,分別就只在於示範的文句是自我激勵還是慈心而已。經過兩輪的的實驗發現:閱讀「自我激勵」類型的文句,會比「自我慈心」更有受害者責難的傾向。
為什麼兩種都同樣是對自己喊話,自我激勵就比較容易去怪罪受害者呢?一個可能性是這類的文句太過於強調自身快樂的取態,以至於忽略了人也會有不那麼正向的時候。但話又說回來,閱讀自我激勵的文句也不是件壞事,只是別把這當成萬靈丹所有人通用就好。如第一個實驗所示,參與者者在褒貶混合組別就比較少會有責難傾向。所以囉,問題並不在於那些自我激勵的文字,而在於閱讀者怎麼看待這些內容。
人有百百種,每人都有他的不同。像宇宙許願很好,但自己努力也不錯。正向激勵或許對不少人有用,這是好事。但要是強迫大家都要一樣,這就不太對囉。瞭解自己,尋找合適的復原方案,才是根本之道。
Yeung, J. C. & Lun, V. M. C. (in press). Uncritical use of non-evidence-based self-help materials induces victim-blaming on depressed individuals.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https://doi.org/10.1080/17439760.2020.1752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