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薩提爾視角看見自己,化解內在冰山、解開關係死結
真正困住的,是那些藏在情緒底層的未被看見的需求與渴望。
薩提爾冰山理論幫助我們深入理解對方的處境與情緒,而非僅是換位思考。
透過簡單的靜心覺察練習,我們可以慢慢靠近自己、接納情緒,進而與自己建立更深的連結。
真正困住的,是那些藏在情緒底層的未被看見的需求與渴望。
薩提爾冰山理論幫助我們深入理解對方的處境與情緒,而非僅是換位思考。
透過簡單的靜心覺察練習,我們可以慢慢靠近自己、接納情緒,進而與自己建立更深的連結。
粒線體是人體細胞內的「發電廠」,將葡萄糖與脂肪酸轉化為能量,影響我們的體力與情緒穩定。
若粒線體功能健康、細胞訊號順暢、代謝穩定,身體自然能維持清醒有力、情緒平衡。想啟動好能量的方法包括:適度活動、攝取原型食物與練習延遲反應,逐步恢復身體的自然修復能力。
不靠硬撐,只要從日常做出微小改變,就能重啟身體內建的發電機系統。
社群媒體上,假訊息總是比真相傳得更快、更廣,甚至影響力更深。人們更容易分享假訊息,是因為它通常更新奇、情緒更強烈,符合我們大腦對刺激的偏好。即使排除演算法,人類本身也傾向擴散錯誤資訊,形成集體無意識的推播力量。因此,學會在情緒強烈時暫停、查證,是現代資訊環境中重要的媒體識讀能力。
以正念方式洗碗能提升當下專注力、改善情緒。透過專注水溫、泡沫觸感與器皿形狀,能改變對時間的主觀感知。實踐關鍵在於放下完成任務的心態,轉而享受過程本身。生活中的瑣事,也能成為身心休息的練習。
正向教養並不等同於忍耐與不生氣,而是著重在建立孩子與照顧者之間的安全感與相互理解。面對孩子情緒失控時,大人可以透過溫和而堅定的回應,幫助孩子練習情緒調節與責任感。衝突不是失敗,而是練習理解、修復與靠近的過程。最重要的是,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與身心,才能有足夠的力量與穩定性去愛孩子、陪伴他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