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為什麼要賺錢?為什麼要存錢?》了解金錢意義,才能成為金錢的主人
賺錢,不只是為了生存,更是解決問題、連結他人、實現價值的過程。從教育、居住到退休,人生三大支出都需要長期規劃與財務準備。學會如何與金錢相處,不被錢主宰,才能過上更自由的生活。當你願意用同理心解決問題,收集到的「感謝」,也就是你真正的收入。
賺錢,不只是為了生存,更是解決問題、連結他人、實現價值的過程。從教育、居住到退休,人生三大支出都需要長期規劃與財務準備。學會如何與金錢相處,不被錢主宰,才能過上更自由的生活。當你願意用同理心解決問題,收集到的「感謝」,也就是你真正的收入。
你是不是也發現,當你要教別人時,自己反而學得更好?這是因為「輸出」能迫使我們組織思考、強化記憶、深化理解。無論是說出來、寫下來、還是分享出去,都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學得越深,往往不是靠多看,而是靠多說、多想、多做。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暨是心理健康與親職教育講師,同時也是人氣作家。本次專訪介紹他的新書《晨讀10分鐘:幸福的正向練習》,帶領大家重新思考自己真正在追求的幸福是什麼?當幸福不能直接追求,我們該怎麼辦?去除痛苦的人生就能夠幸福快樂嗎?
往黑暗的地方多探索一點,心理的其他地方反而因此被點亮了。我們或許都有懷疑自己是不是值得被愛的時候,也曾經在低潮時嘗試接住自己,但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失去了接住自己的勇氣了呢?如何找回勇氣、怎麼面對內心傷口,以及當我覺得不值得被愛,無法愛自己時,或許你可以從這裡開始。探尋黑暗,品味人生正向經驗,允許我們愛自己。
全球疫情下大家更加關注的幸福感,長年討論的少子化議題、正向心理學追求的共通幸福元素,親子天下9月號調查讓我們知道,家庭幸福這件事並不容易,夠透過經營、與伴侶的努力、以及改善環境對我們的支持,也能一步一步邁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