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婷雅 亞洲大學心理系、台中教育大學語教所 兼任講師
「欸聽說你最愛的韓國歐爸被警察調查耶,警方發聲明說他近期染上毒癮。」
『才怪!我的歐爸這麼帥又善良絕對不會吸毒,這一定是有人在搞陰謀啦……』
人們的信念有時會對他們思考能力產生干擾。當證據顯示出與信念不同的結果時,人們可能會不理會證據,將之視為不相干的事情,或試圖重新詮釋證據以符合他們的信念。克萊辛斯基與納拉辛翰(Klaczynski & Narasimham,1998)探討兒童(10歲)和青少年(13、16歲)在做科學推理時,是否也有這樣的偏見。
這個實驗分成兩個部分進行:首先會讓參與者完成問卷,包括一些信仰表現的指標;接著則要求參與者唸出一段簡短的描述,這段描述是有關不同宗教團體成員的研究(都是虛構的研究)。有些參與者所讀到的研究結果是與其信仰相關的正面評價,有些人是負面評價內容,另外一些人則是讀到不涉及其信仰的內容。
舉例來說,如果參與者是路德教派,他所讀到的研究內容就會是路德教派教徒會成為較好的父母(正面評價),另一種內容則是路德教徒比起天主教徒較會缺乏創造力(負面評價),第三種內容則是受洗教徒會比摩門教徒更能有效控制壓力(中性結果)。在閱讀過這些假設性的研究之後,參與者開始以九點量表評估這個研究的品質如何(事實上,這些研究都有明顯的瑕疵,絕對有理由大肆批評這些研究的結果)。
相對於中性研究結果來看,兒童和青少年相信正面結果的研究品質較好,負面的研究結果則品質較差。換言之,當研究結果與參與者本身的信念相違背時,他們很快的便找出這項研究的缺點,而當研究結果與他們本身的信念相符時,他們便忽略研究中的缺陷。對10歲大的兒童而言,這樣的型態特別強烈,但在13歲和16歲 大的青少年身上也同樣看得到這種情況。
************************************
上天賦予了我們許多本能,這些本能都能幫助我們更快適應環境,尤其是困境。我們喜歡與相同信念、立場,有共同目標的人在一起,「我們是一國的」這種感覺真的讓人很有安全感。然而,這種「同一個鼻孔出氣」的現象是否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思考上的盲點。
參考資料:
Klaczynski, P. A., & Narasimham, G. (1998).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asoning biases: Cognitive versus ego-protective explanation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4(1),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