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會在書上或聽名人提到的「接納不完美」,通常談得是人們自身多少有不完美之處,因此要去接納自己不夠美好的地方。可是如果這個不完美並不是來自於自身,而是來自於孩子的話,或者是其他不完美的人呢?通常看到不夠好的事物都會不想接受,甚至是想逃避,可是這樣子做對社會來說是最好的嗎?為什麼要接納跟同理他人,就因為很有愛嗎?透過訪談罕見疾病--龐貝氏症的個案家長,同時也是台灣龐貝氏症協會的理事長鄧慧娟,以及及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遺傳內分泌科的楊佳鳳醫師,來瞭解接納不完美。
學了心理學就會很清楚地理解,人的判斷是容易出錯的,或者精確一點講,人類的判斷容易會有誤差的。
在面對這不一樣的結果時,很多人可能會雙手一攤說:「沒辦法這就是個別差異。」雜訊這一本書就是用簡單明瞭的方法來說明,這樣的誤差是可以分成幾個層次的,並不是很單純的個別差異。
誤差=偏誤+雜訊
防疫期間大家都要盡量待在家裡,這看起來很輕鬆,但實際上卻是很容易影響睡眠的。如果你整天宅在家裡一天兩天,甚至一、兩個禮拜,那麼你一天的活動量一定會比原來降低不少,因為在家裡活動的情況會大幅降低。聽到活動量降低很多人可能只聯想到會變胖,但更麻煩的是,這會讓生理時鐘的穩定性變差,持續下來就會讓睡眠也變差。
現在常常聽到很多人在談依附關係,像是焦慮依附、逃避依附的人對感情的處理態度會是什麼樣子。但這種依附關係是怎麼形成的呢?在心理學上的起源就是用來談感情關係的嗎,還是有不同的層面可以去理解與覺察呢?
人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分離,學會我擁有一段好關係、我值得被愛,進而形成安全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