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人一輩子都在跟自卑感奮鬥

《生活裡,遇見阿德勒的溫柔》克服自卑,了解你的生命風格

《生活裡,遇見阿德勒的溫柔》:克服自卑x接納不完美,從阿德勒心理學找到自我療癒與成長的勇氣。這本書是由諮商心理師李家雯(海蒂老師)從阿德勒的哲學思維出發,用更貼近生活的方式,以溫柔的角度陪伴我們面對自我懷疑,讓我們明白自卑不一定是負面的,反而是一種禮物。來測一測屬於你的生命風格吧!

自卑其實是一種禮物

諮商心理師李家雯(海蒂老師)所撰寫的新書:生活裡,遇見阿德勒的溫柔》:克服自卑x接納不完美,從阿德勒心理學找到自我療癒與成長的勇氣

海蒂老師從阿德勒的哲學思維出發,用更貼近生活的方式,以溫柔的角度陪伴我們面對自我懷疑,讓我們明白自卑不一定是負面的,反而能成為自我成長的力量。

海蒂老師也在書中提到一個有趣的觀點:「自卑是一種禮物」,你可能不這麼認為,對吧。

那不如我們先一起來進行一個有趣的遊戲(沒有正確答案,選最符合自己的即可) : 

快遞送來了四個「禮物」
禮物1號: 拒絕/找麻煩

禮物2號:壓力/痛苦
禮物3號:批評/羞辱
禮物4號:無意義/不重要

你只能退回一個,其他你都得收下。你最想退回哪一個呢?

如果選完了一個,現在又有一個機會,你還可以再退一個,你又會選擇哪一個呢?

壓力與安全下的反應

生命風格是相對偏好,不是絕對標籤

其實這四個禮物,就是四種常見的生命風格,指的是我們從小就形塑出來的內在運作系統,對應到我們現在面對挫折、壓力或困境時,會採取的方式。

第一次退回的禮物,代表的是當你感受到「威脅或壓力時」會有的反應。

第二次退回的禮物,代表的則是當你感受到「安全時」會有的反應,也就是日常運作的方法。

請記得,以下四種類型,指的是一種相對的「偏好」和「行為傾向」,而不是一種絕對的「人格特質」或「分類標籤」

壓力與安全情境下的因應模式

1. 取悅型(退回「拒絕與麻煩」)

取悅並不是負面的描述,而是反映出對人際關係的重視,希望能獲得他人的接納與喜愛,就像忠誠的狗狗。

取悅型的人特別善於照顧周遭的人,善於合作,總是能察覺他人的需求,格外貼心。習慣看到別人露出微笑,或表達認同時,才會覺得自己在做對的事情、是被接納的。

只是當這份敏感和體貼如果過頭,就會變成依賴討好,難以說出「不」字,容易逆來順受,甚至委屈自己犧牲妥協。

所以,如果了解到自己偏向取悅型的生命風格,就要特別注意適時劃清界線,避免一味迎合而犧牲自己,而忽略內心的真實感受,記得,我們生命中最需要取悅的人,是自己。

取悅型

2. 安逸型(退回「壓力與痛苦」)

安逸型的人重視個人的舒適和安全感,傾向避免壓力和衝突,喜歡平穩的生活步調,如同謹慎的烏龜。

如果遇到重大的挑戰或轉變,可能會選擇先退縮觀望,因為不確定自己前進之後,還能不能保有舒適,有時候反而容易限制了自己的發展潛力。

但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做好準備,一旦心中感覺踏實安全了,他們還是會用自己的方式去面對挑戰。所以,周遭的人的相信,往往是鼓勵他們走出自我設限的關鍵。 

如果你是安逸者也沒關係,可以試著允許自己不安、接受生活中就是會有變化,既然如此,不安也不會是永恆的。同時,也可以透過設立一些可以達成的小目標,慢慢輕推自己離開舒適圈,你或許會發現改變,也可以是學習成長的機會。 

掌控型

推薦閱讀:你會很在意他人的眼光嗎?!四步驟教你擺脫他人,活出自己


3. 掌控型(退回「批評與羞辱」)

掌控型的人往往具備強大的領導力與規劃能力,總是試圖掌握全局,以確保事情能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如同果決的老鷹。

在企業中的中高階主管中常能見到這類型的人,因為必須要具備高度的規劃統整能力、責任感、主動性,才能勝任領導或決策的職務。 

但是,如果掌控過頭了,可能會導致對他人過度要求、過於僵化,無法接受別人不依照自己的計畫行動,

這種看似強大的武裝,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往往隱藏著對被批評的恐懼。所以,掌控型的功課在於抓緊和放鬆間適度的平衡:在保持秩序之餘,也要放下武裝,學會聆聽他人的聲音,讓內心穩定成為真正的安全感

掌控型

4. 卓越型(退回「無意義與不重要」)

卓越型的人總是在人生賽道上與自己競賽,希望在各方面都表現出色,追求著卓越和成就,就像勇往直前的獅子。

他們有著清晰的目標,並願意為之付出全部心力。這種態度常常能帶來亮眼的成就,也激勵著周圍的人一起進步。

然而,這種對完美的執著有時會演變成自我苛責,陷入過度投入的狀態,甚至忘了休息。也有可能會不小心嚴以待人,無意間給周圍的人帶來壓力,影響了團隊的協作和效率。

這些努力背後的渴望往往在於「證明自己是夠好的,夠有資格的」。所以,卓越者的功課就是要學會接納自己的限制,明白不完美並不減損價值,而是讓我們更真實、完整

掌控型

當你願意走入內心,改變就已經發生

生命風格反映出的是,我們心中最優先的信念、最在乎的需求和議題,並幫助我們了解自己處理生活中挑戰的行動模式。

理解這四種生命風格,並不是為了對號入座、貼自己標籤,而是知道這四種風格並非固定不變,我們本來就是不斷在動態中找到平衡,重要的是如何保持開放和彈性,看見自己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樣貌

生命風格不只讓我們更了解自己,也透過「覺察」來停損,理解這些風格背後的渴望,找到最安適的平衡。

當你願意通往自己的內心,也就有機會認識到自己的某些侷限,而改變這個時候就已經發生。

生活裡,遇見阿德勒的溫柔

生活裡,遇見阿德勒的溫柔

作者: 李家雯(海蒂)
出版社:大好書屋


*完整內容歡迎收聽「哇賽讀心書 ep.53|每個人的不完美都值得擁抱《生活裡,遇見阿德勒的溫柔》」節目內容


哇賽心理學LOGO

支持哇賽心理學

「理性中帶有溫暖,療癒中帶點知識」
心理學不只是在學校或醫院間被應用的知識,而是要帶到生活中讓更多人了解,融入生活的每一刻。

您的支持將幫助我們持續創作更多有價值的內容!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