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口的才是良藥?研究:副作用竟能「騙過」大腦!
我們常說「良藥苦口」,但研究發現,不是藥苦才有效,而是「覺得不舒服」本身就會讓人更相信藥有效。
一項實驗讓參與者使用沒有效成分的噴劑,部分人由於添加辣椒素而感覺刺痛,結果他們在疼痛測試中反而表現更好。因為副作用會啟動大腦的痛感調節系統,讓人對疼痛變得不那麼敏感。
我們常說「良藥苦口」,但研究發現,不是藥苦才有效,而是「覺得不舒服」本身就會讓人更相信藥有效。
一項實驗讓參與者使用沒有效成分的噴劑,部分人由於添加辣椒素而感覺刺痛,結果他們在疼痛測試中反而表現更好。因為副作用會啟動大腦的痛感調節系統,讓人對疼痛變得不那麼敏感。
當我們卡在一個問題上時,與其硬撐,不如暫時中斷、轉去做一件無關但需專注的小事。研究發現,這樣的「有效休息」能幫助大腦擺脫錯誤線索的干擾,重新看清問題本質。關鍵不在於等待靈感,而是讓固著的思路慢慢淡化,給真正的解法浮現空間。休息,不是逃避,而是讓思緒重新整理的主動選擇。
社群媒體上,假訊息總是比真相傳得更快、更廣,甚至影響力更深。人們更容易分享假訊息,是因為它通常更新奇、情緒更強烈,符合我們大腦對刺激的偏好。即使排除演算法,人類本身也傾向擴散錯誤資訊,形成集體無意識的推播力量。因此,學會在情緒強烈時暫停、查證,是現代資訊環境中重要的媒體識讀能力。
以正念方式洗碗能提升當下專注力、改善情緒。透過專注水溫、泡沫觸感與器皿形狀,能改變對時間的主觀感知。實踐關鍵在於放下完成任務的心態,轉而享受過程本身。生活中的瑣事,也能成為身心休息的練習。
高強度運動如果離睡前時間太近,會導致延後入睡、睡得短、睡得差,心跳也難以放鬆。
長期下來,睡不好不只讓你累,還會影響情緒、免疫力與認知功能。
運動不是不能做,而是要掌握節奏:時間要抓對、強度別太高,才不會打亂身體的休息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