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時事

藥會不會太溫和?我好像沒感覺

苦口的才是良藥?研究:副作用竟能「騙過」大腦!

我們常說「良藥苦口」,但研究發現,不是藥苦才有效,而是「覺得不舒服」本身就會讓人更相信藥有效。
一項實驗讓參與者使用沒有效成分的噴劑,部分人由於添加辣椒素而感覺刺痛,結果他們在疼痛測試中反而表現更好。因為副作用會啟動大腦的痛感調節系統,讓人對疼痛變得不那麼敏感。

想找靈感?先耍廢一下

想破頭還是沒靈感?研究:做點無關小事比硬想更有效

當我們卡在一個問題上時,與其硬撐,不如暫時中斷、轉去做一件無關但需專注的小事。研究發現,這樣的「有效休息」能幫助大腦擺脫錯誤線索的干擾,重新看清問題本質。關鍵不在於等待靈感,而是讓固著的思路慢慢淡化,給真正的解法浮現空間。休息,不是逃避,而是讓思緒重新整理的主動選擇。

人腦比演算法更會推播

假消息比真相更吸睛?研究:「大腦偏好」讓假消息更容易傳播

社群媒體上,假訊息總是比真相傳得更快、更廣,甚至影響力更深。人們更容易分享假訊息,是因為它通常更新奇、情緒更強烈,符合我們大腦對刺激的偏好。即使排除演算法,人類本身也傾向擴散錯誤資訊,形成集體無意識的推播力量。因此,學會在情緒強烈時暫停、查證,是現代資訊環境中重要的媒體識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