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Podcast節目內容精簡,推薦收聽以獲得詳細內容。
雖然在電影中看起來很奇幻;但實際上對病人來說,並不是一個愉快的生病體驗。
哇賽療心室 ep66|是善變、愛演還是多重人格?從24個比利談起
你覺得一個人的身體裡,有可能住著很多個人嗎?
多重人格和精神分裂,你搞得清楚嗎?
說到多重人格,不免就要提到一本經典的著作《24個比利》(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由心理學作家丹尼爾凱斯(Daniel Keyes)於1981年出版。描述解離性身分疾患患者—比利密里根的真人真事傳記式小說。作者當時訪談了許多比利相關人與事,在經得比利本人同意後,除了引述比利自身的描述,也加入周遭人對他的觀察。
因為人格轉換這件事實在太特別,所以《24個比利》這本小說出版後,就讓這種罕見心理疾病受到全球矚目,後續也成為很多影視作品的靈感,包含James McAvoy《分裂 Split》、李奧納多的《隔離島 Shutter Island》、娜塔莉波曼的《黑天鵝 Black Swan》、《月光騎士 Moon Knight 》等等。今年更是被拍成紀錄片《潛藏的怪物:比利的 24 個人格》。
這部記錄片屬於《24個比利》的延伸作品,有些真實,但裡面也有些內容不是家屬百分之百認同的。
這個故事究竟在描述些什麼?為什麼會引起這麼多人的討論呢?
1977年起,美國俄亥俄州地大學城附近發生連續多起強暴、傷人和搶劫案,警方根據被害人證詞和過去案底紀錄找到了比利。奇怪的是,比利他對自己犯下的這些罪行毫無記憶!後來在很多精神科醫師和心理評估會談下,發現他患有嚴重的解離性身分疾患。除了本體「比利」共有24個人格隨機出現。該事件最後還被判「無罪」並強制轉往精神病院治療,創下美國司法的歷史。
多重人格,解離性身分疾患DID
很久以前,人們就發現像是歇斯底里、被附身等與「多重人格」相似的狀態。19世紀始,相關的作品與日俱增,如《三面夏娃》、《希貝爾:一個具有16個分裂人格的女人》…。隨著24個比利事件發生,「多重人格」更被大家熟知。
多重人格障礙症(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在1987年被收入進DSM-III。它的核心是解離(Dissociation),也為了避免大家誤解它是人格疾患,在1994年的DSM-IV中被更名為解離性身份疾患(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
■ 解離是什麼
解離(Dissociation)指的是同時出現兩個以上人格,不同人格的情緒、行為、記憶、意識都會處於不連續的狀態。
其實,我們每個人在面對不同的人事物,都會展現出不同的面貌。但「解離」是更戲劇化的。也許我們面對家人容易暴怒;面對朋友會切換到紳士模式,但這些是你可以控制的,意識不會突然斷片,也不會不記得自己做了什麼。
容易搞混的還有「人格疾患」,它指的是在情緒表達、人際互動和衝動控制上存在特定特質,這些特質導致自己生活上的受挫、與周圍人相處上的困難。但意識上還是同一人。
不論是人格疾患,還是解離性疾患,都是需要被照顧的部分。
■ DID多數源自童年創傷和壓力事件
解離,有可能是為了緩解創傷進入自己的生活當中。
哇賽療心室 ep66|是善變、愛演還是多重人格?從24個比利談起
解離的成因有很多可能。統計資料顯示9成以上DID患者有童年創傷。
小時候是我們發展人格的重要時期,如果遭遇巨大衝擊,例如,重複性侵、壓力事件、長期接受醫療處置承受疼痛等等,都會影響到一個人的人格組成。解離其實是一種防衛機轉。為了保護你不受傷害,原本的人格會暫且離開,由另一個人格來面對這個痛苦,緩解這些創傷進入到你的生命當中。
每個解離的人格幾乎都有它存在的功能。例如在比利的24個人格裡,亞瑟是較理智的人格,出來幫助他避免遭受情緒上的受挫;大衛會在他痛苦時出來承受這些不舒服;雷根會在暴力攻擊時出現,保護比利自我防衛等等。
也有少部分DID患者沒有童年創傷。另外除了心理造成的解離,毒品、成癮物質濫用也會在生理上造成解離現象;一些腦傷和癲癇的患者也會出現解離或人格上的轉變。那麼有毒品使用歷史的比利,哪一些解離人格是歸咎於他的童年創傷?哪一些是因為吸食毒品導致的呢? 就需要治療師長期觀察病程才能知道了。
■ DID自殺率和盛行率
我醒來之後,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我的記憶都是破碎和混亂的,我根本不知道怎麼過下一天,然後旁邊的人都說我做了什麼不好的事!
其實在DID患者裡,七成以上都有自殺的想法或企圖。戲劇上雖然具有戲劇性和奇幻性,但現實生活中,對大部分病人而言並不是那麼愉快的生病體驗。
解離性身分疾患盛行率其實沒有那麼高,但也沒有大家想像的少。根據書上研究大約在0.1~2%之間;引用北美小型paper 大約是1.5%。在不同的時間點,各國的數值不一樣。有些人是覺得盛行率高是因為大家開始重視這個疾病;有些人則是覺得受環境影響而高估了這個疾病。兩種聲音都是影響因素之一。在紀錄片裡也呈現了許多正反兩面相關人士的觀點,包含當時的心理學家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診斷,以及現在的心理學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等等。
比利有沒有可能裝病?
一個人需要裝病,表示他也真的生病了。
哇賽療心室 ep66|是善變、愛演還是多重人格?從24個比利談起
與其說討論比利有沒有裝病,不如說一個人需要去裝病,表示他也真的生病了。詐病、偽病不代表沒有這個疾病,然後裝作有;也可以單純的因為個人的心理需求、金錢需求、特權、扶養權等狀況,去誇大自己的症狀;或者在不是症狀表現時說有這個症狀。
比利確實有表現出DID的特質,但在後期過於商業化的操作和行為,也讓大家產生懷疑。然而不管哪一種,都是需要醫療的幫助的。在精神科的定義裡,只要是造成自己生活上的困擾、不舒服或痛苦,都是一個疾病。
區辨假裝的最主要方式是深入觀察其「目的性」,如果有其他獲益,就要留意「詐病」的可能,以時間換取正確性。醫療不是一翻兩瞪眼,不會因為他有偽病的可能,就說他不是;也不會因為他沒有明顯目的性,就忽略他。
治療暗示下多出來的人格?
比利的治療醫師,卡爾,除了治療比利,也經紀人的身分替比利接了一些出書、邀約和代言。卡爾的雙重身份也引起許多爭議。
一方面,卡爾可能因此潛意識裡覺得要讓症狀特質表現越明顯、人格數量越多,才能幫助其他的民眾更加了解這個疾病,卻忽略了正確性,反而無法讓其他DID的病人被正確診斷;另一方面,人們也疑慮卡爾當時使用的治療引導,有可能變成促使比利其他人格產生的暗示。
我們該如何定義他有多少人格呢?其實不管是一開始解離出來的,還是後續發展出的人格,都表示他還處在不穩定的狀態。比利也稱之為「渾沌期」。
因DID被判無罪的案例,極為少數
也許有些人會有疑問,那這樣說自己有DID,是不是就可以因此無罪釋放?
其實回顧美國司法資料,比利被判無罪是非常罕見的現象。比利事件發生的時期,剛好是社會對「多重人格」興起了很濃烈的討論的時候,加上有當時知名的醫生替他診斷……,種種原因之下才使得比利因為沒有接受審辦的能力而被判無罪。雖然獲判無罪,但並沒有因此讓他開啟長期逍遙的生活。他須要被強制轉住精神病院治療,在不同醫之間輾轉。比利也曾一度入獄,出獄後有過一小段紙醉金迷的生活,最後破產回歸平淡。
比利事件過後,陸陸續續也有幾個包括酒駕、殺人、銀行搶劫等案件,都無法用DID做辯解。
究竟「人」是什麼?當我們的身體只有一個,裡面卻住著很多人格時,又該如何自處和定義?這個大哉問留給大家。《24個比利》所引起的討論,即便放到現在也值得我們去討論。瞭解的越多,知曉更多不同的聲音,當法律、醫療、精神疾患再度交織時,對話也將開啟。
延伸閱讀1/精神疾患為何成為免死牌!司法上的正不正常由誰說了算?
延伸閱讀2/精神疾患關出來之後,我們會有危險嗎?——談再犯評估
延伸閱讀3/有憂鬱症的我,該去住院嗎?
延伸收聽★/台灣「雙重人格」性侵案:
主談:心理師Nana
與談:黃伯穎醫師
與談人簡介/
黃伯穎醫師任職於高醫精神醫學部,同時也是位影評人,為《角落人看電影》的主理者。
編輯:詹禹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