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

讀心書布丁先吃 貼文配圖 1366 X 768 像素

《這個布丁要現在吃還是先忍耐?》學會分配時間,別讓忙碌掏空人生

當我們極度忙碌時,記憶反而變得模糊,是因為大腦的工作記憶被過度佔用,無法有效儲存新資訊;壓力荷爾蒙影響記憶區域海馬迴的功能;加上睡眠不足,使得經驗無法被妥善整理與保存。要在忙碌中留下幸福與記憶感,可以從安排「幸福與投資未來的時間」以及「刻意留白」做起。善待時間,就是給幸福留下來的空間,不該讓忙碌填滿整個人生。

當記憶成為證據,我們準備好了嗎

《認錯》冤案:心理學解析目擊者誤認

案件發生時,受害者必須依據自己的記憶來指認兇手,這是司法程序中再正常不過的一環。但心理學研究指出,記憶並非如錄影重播般準確,而是會隨著情緒、暗示與重複回想而不斷重建。人在極度壓力下,可能根據模糊印象做出錯誤的辨識,卻深信不疑。理解記憶的限制,是司法避免冤錯、實現正義的重要一步。

我真的好起來了嗎?

時間真能療癒一切?關於創傷修復,我們該知道的事

「時間會療癒一切」聽起來令人安心,但有些創傷,會悄悄藏在身體與關係中,繼續影響著我們。如果發現自己仍是容易被情緒淹沒、難以建立連結、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值得被愛,也許是時候問問自己:是否需要更多支持?當你開始意識到它留下的影響、願意理解它,已經是在修復的路上。慢慢學習照顧自己,在需要時尋求幫助。穩定情緒、回到當下,有時就從一個呼吸、一句對自己的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