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專訪林希陶

專訪林希陶 :孩子過動怎麼辦?給過動兒父母的心理指南

現在大眾對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已不像以前那麼陌生,家長和老師也都會特別提高對這方面的敏感度。但我們也經常會分不清楚,孩子究竟只是「活潑」還是「過動」?對於過動的孩子又要如何協助他們呢?本集專訪邀請到林希陶心理師分享ADHD的重要概念、破解常見迷思,以及家長可以如何協助與陪伴過動的孩子一起成長。

現在大眾對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已經不像以前那麼陌生,家長和老師也都會特別提高對這方面的敏感度。

但我們也經常會分不清楚,孩子究竟只是「比較活潑」還是「過動」呢?在不希望貼孩子標籤,又不能錯過孩子早期治療的擔憂下,我們到底要怎麼判斷呢?

本集專訪邀請到多年來投入兒童青少年相關工作的林希陶臨床心理師,來與我們分享如何劃分活潑和過動,破解常見迷思,以及家長可以如何協助與陪伴過動的孩子一起成長。

Adhd書封

陪著ADHD的孩子一起成長:寫給過動兒父母的心理指南

作者:林希陶

出版社:時報出版

如何區辨活潑或是過動?

如果身為家長的您,擔心孩子有注意力方面的問題,可以先從以下6個重點進行觀察:

(1) 注意力公式:年紀(實歲)x3=注意力下限

例如:三歲孩子的注意力應至少能持續 9 分鐘。如果低於這個時間,可能就需要更進一步關注。我們常不小心對孩子有過度的期待,但發展階段越小的孩子坐不住是正常的,我們可以用這個粗略估算注意力長度的方法,對孩子的注意力表現建立合理的期待。

(2) 持續六個月:小朋友肚子餓也會坐不住,或是累的時候就比較番,所以當注意力的問題持續六個月以上,就值得更進一步的關注。

(3)跨情境發生:孩子注意力的問題不只是發生在單一個情境,可能在家裡會出現、在學校或在補習班也有類似的狀況。

(4) 造成生活困擾:每個人日常生活上都可能發生一些因為注意力不集中,而丟三落四或忘東忘西的狀況,但如果我們具有足夠的因應策略去解決問題,不至於造成日常困擾,就不算是一種障礙。

(5) 發生於兒童早期至中期:注意力方面的問題需在 12 歲前出現,萬一是成年後才出現,通常會優先考量是否有其他的因素或疾病影響。

(6) 排除其他因素干擾:評估是否有其他疾病可以解釋衝動或者注意力不足的現象。

如果孩子的狀況符合以上條件,建議至醫療院所尋求專業評估。

發展階段越小的小朋友,坐不住是正常的。

台灣是否有過度診斷的情形?

你可能聽過有人抱怨:「現在光是一個班級裡,就有好幾個孩子有過動的問題!」

這種感覺ADHD 變得普遍的現象,除了與少子化、父母更容易關注在一個孩子身上有關,可能也與現在的教育與生活方式有關,對比過去會使用體罰威嚇孩子,現在的孩子更容易自然地展現出本質;以及,過去的孩子有更多機會在戶外「放電」,而現在的孩子通常都在安親班與補習班,精力無處釋放。

但是,其實數據呈現的一個驚人事實是,相較於研究結果發現ADHD孩子的比例大約占5-10%,對照台灣健保資料庫的結果顯示,台灣符合 ADHD診斷的孩子僅佔 2.4%。

也就是說,只有一半的孩子有進入到醫院系統接受評估或治療,而另外一半的孩子可能還硬撐著沒有就醫,或是採用其他的做法。

而診斷的目的不是要給孩子貼標籤,而是要正確了解孩子的狀況,也才能提供他需要的資源,讓孩子在學習與人際關係上能夠更好地適應。

診斷的目的不是要給孩子貼標籤,而是要正確了解孩子的狀況,也才能提供他需要的資源。

ADHD一定要吃藥嗎?

相信許多家長對藥物心存疑慮,但事實上,台灣的數據與美國相近,約有六成的ADHD孩子都會使用藥物治療,其餘則採用非藥物方法,或是兩者同時使用。這些治療決策的背後,醫生和心理師都會依據個案狀況謹慎評估。

一個很重要的數據提供給大家參考:小時候被診斷為ADHD的孩子,大約有5/6的比例,在25歲之後,症狀會顯著改善。

這也帶出一個重要的概念是,藥物只是一種工具,目的是要幫助孩子度過某些辛苦的時刻,而非終身依賴。有的醫生在狀況允許下,依據孩子的表現調整只在上學期間服用藥物,如果是沒有課程的寒暑假就可以減少劑量甚至停藥。

而對於有些家長較擔心的藥物副作用,最常見的是食慾不振與輕微睡眠影響,但這些通常可透過調整用藥時間來減緩;另外,藥物對於成長速度的影響大多是屬暫時性的,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通常就會追趕上來。

藥物只是一種工具,目的是幫助孩子度過某些辛苦的時刻,而非終身依賴。

非藥物治療的方法有哪些?

相對於藥物是處理危機、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心理治療的重要性在於,幫助孩子長期建立與強化內在能力。主要有效的四個方法包括:

(1) 行為治療: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並透過正向回饋來強化特定行為,舉例代幣制度就是一種行為治療的延伸。

(2) 認知行為治療:對年紀更長的孩子來說,行為治療的效果會越來越弱,所以年紀較大的孩子就越需要偏往認知策略的建立,提升情緒管理與問題解決能力。

(3) 認知訓練:主要聚焦於大腦「執行功能」的訓練,包含注意力、分析計畫、解決問題、衝動控制或者更複雜的高階認知功能等能力。

(4) 組織技巧訓練:教孩子如何規劃日常活動,並有效利用自身資源完成任務。

至於這些訓練的細緻操作,多半需要由專業的心理師來進行,家長可以透過書中的說明,比較容易理解這些治療的概念並與專業人員配合。更重要的是,在這些自助技巧的幫忙之下,能夠更有耐心地陪伴和參與孩子的治療歷程。

心理治療不只是玩遊戲,而是在幫助孩子長期建立與強化內在能力。

*完整內容歡迎收聽「哇賽療心室 ep.115|動靜之間,掌握與過動孩子的幸福平衡點」節目內容


哇賽心理學LOGO

支持哇賽心理學

「理性中帶有溫暖,療癒中帶點知識」
心理學不只是在學校或醫院間被應用的知識,而是要帶到生活中讓更多人了解,融入生活的每一刻。

您的支持將幫助我們持續創作更多有價值的內容!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