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我該怎麼選

我這輩子念過三間大學,在中正念的是心理系,當時屬於第三類組(現在還有這種分法嗎?),碩士班在成大行為醫學所,接受臨床心理的訓練,諮商心理學博士則是在台師大拿的。

身為一個心理all the way的人,或許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但說實在的,我對這個主題沒有太多感覺,長久以來我的讀者似乎都對心理師這行很感興趣,多次來信詢問我兩者的差別,我想乾脆一勞永逸,寫一篇文章來說明我的想法,就算是做選民服務(?)吧!

這個主題非常敏感,往往淪為孰優孰劣的爭論,因此我要特別強調,以下所寫的,都是狹隘的個人經驗與觀點,或許大家能理解,即便是念同個科系的人,其主觀經驗可能截然不同!

臨床心理所在幹嘛?

在我的經驗中,臨床心理較重視「心理病理」,除了理解辨識各種心理疾病診斷外,也強調從實證研究中去了解每個疾病的成因、致病因子(vulnerability)與危險因子(risk factor)。也就是說,臨床心理比較偏向以「疾病」為出發點去探索。另外,心理衡鑑(評估)也是臨床訓練中重要的一環,因為這也是醫院工作中的很重要的業務。

臨床研究所的訓練與醫院工作息息相關,就我的了解,目前仍是以訓練精神(身心)科的心理師為主,此外因為心理師在「神經科」與「復健科」也有一席之地,所以有些研究所也會開設相關課程。

至於心理治療方面,相對來說課程沒那麼豐富,也比較偏概論或者是「認知行為」學派的熟悉,沒有辦法,因為技能數大多點到心理病理與衡鑑方面了,回想起來,當年在碩三實習時根本是靠著膽量在做治療的;但對於心理衡鑑,甚至鑑別診斷就有自信多了。

在實習方面,臨床心理一定要有在醫院實習的經驗,由醫院任職的臨床心理師當督導,因此對於醫院體制比較熟悉。在研究取向上傾向實證主義,較多量化研究,去驗證假設,因此對於統計方法與工具也要有一定的熟悉度。

從諮商心理所可以學到什麼?

在我的經驗中,諮商心理所的課程會比較貼近民眾的需求(而非醫院的需要),例如家族治療、伴侶諮商、悲傷輔導等,這些都在社區執業時很可能派上用場。請別認為修了幾堂課就足以打天下,即便是博班的課程仍只是讓學生有個大略的認識罷了,要從紙上談兵中學會實務工作是天方夜譚 ─ 怎麼可能坐在教室學會游泳呢?

相對於個別的心理疾病,諮商心理比較以理論為出發點,從不同的學派去理解與詮釋人的問題,並提供解決之道。

有得必有失,雖然諮商也有心理衡鑑、變態心理學,甚至是精神藥物等課程,但相較於臨床整個都是以醫院工作做為訓練脈絡,諮商所學的衡鑑與診斷能力可能較難以勝任醫院的需要。但話說回來,醫院聘諮商心理師也很少是為了衡鑑或診斷就是了。

實習方面,諮商心理較為多元化,隨著個人偏好,可能會在各級學校、醫院、社區等不同場域累積經驗。但就我了解,即便是在醫院實習,很多時候是由醫師擔任督導者,而非醫院的心理師,因此學到的東西、經驗甚至文化也與臨床相差甚遠。

研究上較傾向質性研究,試著去了解人在不同處境的生命經驗。是以理解為出發點,而不是如量化研究,去驗證某些假設。

工作後才是開始

臨床與諮商間長久以來處於對抗的氛圍,一方面與工作權有關,在很久以前,諮商心理師不太有機會到醫院工作,隨著諮商開始往醫院「進攻」,可以想見對臨床心理是一種威脅,更何況現在醫院的穩定職缺已越來越稀有了。

另一方面,臨床排斥與諮商統稱為「心理師」(前陣子有這樣的草案出現),或許也與「物以稀為貴」有關,每年所產生的諮商心理師約為臨床的三倍,良莠不齊的情況更為明顯。但說真的,無論臨床或諮商,都已是供過於求,只靠執照上的光環恐怕不太夠亮。

現在心理師進入戰國時代,工作的困境與挑戰我在其他文章中已談過(請看文末的延伸閱讀),不再贅述。我想強調的是,在許多工作岡位中,諮商與臨床的分別已經沒那麼重要,說穿了真正在乎的只有心理師本身而已,這不是民眾關心的重點。

學校的訓練只是個開頭,說給想唸博士班的人聽,即便是博士的訓練也一樣,因為學校畢竟是學術機構,老師們不盡然對實務工作都很在行,此外,實務工作總得在實務中學習。有些令人敬佩的老師,在研究教學之餘,仍然私下找督導精進實務工作,像是以人際歷程取向聞名的吳麗娟,仍像個學生一樣跟著李維榕學習家族治療。教授尚且如此,學生又怎麼可能在學校就精通十八般武藝呢?

因此,我認為比大學更重要的,是工作後的訓練與個別發展,隨著個人的偏好與工作場域,去累積經驗與能力。不要再期待大學能教導你所有工作所需

在我工作的華人心理治療發展基金會,當中有社工、醫師,以及兩種心理師,平時和樂融融,不太會去分彼此,大家都是從事助人工作的同事,尊重與欣賞彼此的專業經驗,我很榮幸能成為其中的一份子。

身教大於言教

最後,讓我來告訴你一個秘密。

心理諮商、治療,不管你怎麼稱呼,只要是與人貼近的工作,再也沒有比親身經驗更深刻的學習了。不論課程的內容,甚至是老師所說的言語,都沒有實際的行為來的重要。

就拿同理心來說吧,如果老師是用一種嚴苛的態度,去指責學生「怎麼對個案那麼沒同理心」,那麼學生是不可能學會同理的,他所學到的,只有嚴格、自責,或自己不夠好。

或許課程並沒有那麼重要,前提是能遇到如沐春風的老師(尤其是指導教授),能尊重、同理,且有界限地與你相處,這一切將會成為寶貴的經驗,在不知不覺中,你也就學到了心理治療中最重要的態度了(就算老師教的是統計 XD)。

「歷程往往比內容更重要」,無論是學習歷程或者諮商工作,都是真理。

4 則留言

  1. 心理衡鑑的報告對象是人
    寫心理衡鑑的報告對象是自己
    人寫出來的都是主觀的
    在主觀狀態下的寫出的客觀事實
    如何客觀?
    如果是客觀的事實
    我就不信
    不同的兩位臨床心理師及諮商心理師
    寫的報告會是相同
    再者如同心靈捕手的橋段
    做心理衡鑑告報的人不會帶有個人情緒嗎
    不會被激怒嗎
    靠的完全是個人修養
    難怪長期以來
    醫病關係永遠無法改善
    臨床心理師與諮商心理師相比
    反而諮商心理反而比較讓人信賴
    談天的過程讓病人在陌生人面前
    想說出自己的故事
    本來就不容易
    臨床心理師又在醫院進行
    談一小時做一些測驗
    能證明什麼
    而且自己做過以後
    看著報告內容
    問著工作最長做多久
    家人關係如何
    自述完畢之後
    這紀錄就像是筆錄
    警察局做的筆錄還會給你看過後
    來做描述的修正
    而臨床心理師不會讓你看過之後
    來做修正
    中間敘述的內容變成更簡短的故事
    少了過程
    這種事後的報告
    真的能夠客觀嗎
    病人的主觀意識的描述
    雖然有許多贅詞
    對心理師而言雖然不重要
    但對病人而言
    卻是”在這過程中最可靠的感受與描述”
    如果被霸凌的過程
    寫成被人打之後導致
    在職場的過程
    寫成無人幫助 職場環境不適合
    最後得出 加強責任心與同理心
    請問與病人會晤的這一小時
    意義何在
    而同理心就如文章內容所言
    人只能感同身受
    因為情緒受到影響
    就如同諺語 養兒方知父母恩
    說的才是同理心
    看完這報告之後
    責任心太重
    身體發生問題
    叫你放下責任
    現在卻要叫你把責任放在身上
    因為心理師不是神
    這時候看到報告多點責任之後
    病人因為責任放在身上之後
    因為壓力太大真的自殺了
    心理師要負責嗎?
    一次不好的經驗
    就如刺在喉
    不會想再經歷一次
    而且對病人而言
    只是個陌生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