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黑暗的地方多探索一點,心理的其他地方反而因此被點亮了。我們或許都有懷疑自己是不是值得被愛的時候,也曾經在低潮時嘗試接住自己,但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失去了接住自己的勇氣了呢?如何找回勇氣、怎麼面對內心傷口,以及當我覺得不值得被愛,無法愛自己時,或許你可以從這裡開始。探尋黑暗,品味人生正向經驗,允許我們愛自己。
本場講座邀請楊曜瑗心理師與我們分享親子教養議題。內容包含了孩子越講越故意、夫妻兩人的標準落差,媽媽的自我覺察與練習、伴侶支持與理解等等。聽完後,你會發現原來我們不一定要是「完美」的父母,接納自己有犯錯的可能,才能允許自己有重寫和訂正的機會。「夠好」就好了。
對阿良來說,哥哥阿志開始通靈這件事,讓整個家再也不一樣了。無心插柳,阿良回到家鄉重新以鏡頭梳理自己內在與原生家庭的關係....
台灣高齡的議題越來越切中大家需求,而高齡也免不了伴隨失智問題。對於長輩來說擁有控制感尤為重要;即便失智,長輩的感受都是真實的;失智確診後的生活困境與照顧者的兩難該如何平衡?現在的社會是否已經能夠應對高齡照顧與生活的需求了呢?
全球疫情下大家更加關注的幸福感,長年討論的少子化議題、正向心理學追求的共通幸福元素,親子天下9月號調查讓我們知道,家庭幸福這件事並不容易,夠透過經營、與伴侶的努力、以及改善環境對我們的支持,也能一步一步邁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