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黑暗榮耀》劇照
如果有人傷你很深,你會選擇復仇,還是原諒?
韓劇《黑暗榮耀》這部曾在 Netflix 上引起熱烈迴響的作品,不只劇情緊湊,角色鮮明,更挑戰了觀眾對「正義」與「復仇」的想像。
故事主角是由宋慧喬飾演的文同珢,一位在高中時期遭到嚴重霸凌的女性。離開校園後,她花了十八年精心布局,只為親手向加害者討回公道。
===以下文章內容有雷===
劇情以分段播出的方式呈現,前半部埋下懸念,後半部展開反擊與情感高潮,讓許多觀眾一追再追、深受觸動。
不過,這部劇最動人的,不只是報復的痛快,而是背後藏著的心理議題:關於公正、寬恕,以及人與人之間那些不張揚、卻足以改變命運的善意。
為什麼我們需要「公正」?
人類之所以會對「公平」這件事特別敏感,其實和我們作為群居動物的本能有關。在群體生活中,大家必須合作、共享資源,無論是一起打獵還是撿食果子,如果付出與回報不對等,這樣的合作關係就很難維持。
例如:今天我去打獵忙一整天,你卻什麼都沒做,卻還要分我一半的戰利品,這種情況誰會甘心?所以「公平」其實是一種內建在我們基因裡的演化條件,是維持社會互助運作的基本原則。
在《黑暗榮耀》中,文同珢被霸凌的情節自然令人感到「不公」,但作為觀眾的我們之所以強烈投入,並不僅因為自身經歷過相同的痛苦,而是即使沒有被欺負,我們也會因為目睹相似的不平等而產生義憤。
呼應了我們心中那句話:「不行,這個社會不可以這樣,我們要公平!」即使明知現實世界未必如此,但在故事中看到壞人得到報應、正義被伸張,依然會讓人感到大快人心,因為那讓我們相信,公平正義仍有可能存在。
推薦閱讀:《善行》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
寬恕他人,其實是放過自己
劇中第13集,有一幕特別令人印象深刻。男主角朱如炡與河度領下棋對弈,朱如炡說:「有一些人是可以透過原諒來回到他的起點,可是有一些人要透過復仇來回到起點。但無論如何,我都希望這個女主角可以回到這個起點,從19歲的時候繼續走下去。」
當人經歷創傷,會讓一個人原本的內在世界的運作規則被打亂。如何回到「原點」、重新開始,會因人而異。有些人選擇寬恕,有些人則需要復仇作為修復自身的路徑,但不論方法,終究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夠繼續走下去。
這也呼應了關於「寬恕」的心理討論。許多人對寬恕有誤解,以為寬恕就是放過加害者。但事實上,寬恕真正的意義是「放過自己」。唯有放下內心的執念與仇恨,才能不再被過去束縛,重新踏上前行之路。
在同一場對話中,河度領說:「我不知道講這句話會給你什麼感覺,但我希望文彤瑩可以獲得幸福。」朱如炡只是平靜地回應:「這個,我可以理解。」兩人相視而笑,鏡頭定格在這個無聲的默契之中——兩個同樣心疼女主角的男人,雖然立場不同,卻都真誠地祝福她未來能幸福。
這一刻透露出一種純粹的情感:我希望妳好,就算妳的幸福不一定有我。在復仇與療癒交織的路上,善意與寬容,悄悄鋪成了另一條讓人能重新站起來的出口。
人們靠善意連結彼此
《黑暗榮耀》的尾聲,文同珢知道了,她的房東奶奶,其實早在她生命的早期就曾出現過。這一刻,不只是角色之間的相認,也象徵了一種「善的循環」被悄悄開啟,成了這段復仇旅程中溫暖的收尾。
我們的成長從來不是單靠自己完成的,而是經常在無意識之中,受到許多善意的幫助。像是房東奶奶、保健室老師、整形外科男主角,甚至是與她結盟的姜賢南阿姨。
有項針對弱勢家庭成長孩子的研究指出,哪怕一個孩子面臨極端的不利條件,貧窮、家暴、吸毒父母。只要成長歷程中有一位穩定的「重要他人」在身邊支持,依然有機會發展得很好。
這位「重要他人」不一定是親屬,可能是老師、鄰居或牧師,只要能提供情感支持,就能成為那股幫助孩子穿越風暴的力量。
推薦閱讀:《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關係裡,我們也有選擇權
成為彼此的力量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從來都不是一場零和遊戲。我們會因為公平而願意合作,會因為寬恕而重新出發,也會因為被善待,而更願意善待他人。
正義或許來得慢、甚至不完整,但那份對公正的堅持,對幸福的渴望,對善意的信任,正是支撐人們在創傷後依然選擇走下去的力量。
這些看似微弱的信念,卻可能在某個意想不到的時刻,讓一個人重新燃起希望,也或許,當你我哪天有了餘力,也會願意成為那個溫柔接住別人的「重要他人」。如此,善意就能一點一滴地延續下去。


*完整內容歡迎收聽「 哇賽一起聊ep.20|《黑暗榮耀》的療癒心理,隱藏在復仇裡的光」節目內容
文章編輯/戴怡姍
執行編輯/陳亭君

支持哇賽心理學
「理性中帶有溫暖,療癒中帶點知識」
心理學不只是在學校或醫院間被應用的知識,而是要帶到生活中讓更多人了解,融入生活的每一刻。
您的支持將幫助我們持續創作更多有價值的內容!